今年两会,政协委员葛剑雄直言不满高考改革方案,认为它没有好好地慎重听取各方意见。这里要说的是基础教育中的小升初问题。基础教育是根,高等教育是花。根部发育不好,何谈花繁果硕?
北京取消小升初统考后,孩子们要参加的考试反而更多了。依我看,名义是减负,实则是增负。其根本症结在于缺失明确合理、公开透明的考察筛选机制,各类潜规则盛行其中。
2014年初,教育部和各地教委纷纷出来新政,“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就近入学,禁止择校。”这是拯救童年的诺亚方舟吗?
一个政策好与不好,不在于条款多动听,而在于其条款是否留有“不适当的余地”。大派位自1998年推行后从未放弃,为何择校却愈演愈烈?就在于“不适当的余地”,如推优和特长。择校的根源在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这种不均衡本是天然存在的,但是长期实施的重点校、示范校政策,却不适宜地加强了这种不均衡。大派位的出发点既是均衡教育资源,则不应以推优和特长的名义,额外为某些孩子开辟上名校的“绿色通道”。这种做法客观上突出了名校的特殊地位,无异于抱薪救火。而推优和特长,获奖项目繁多,要求参差不齐, 为一些“有办法”的家长和学校进行勾兑、上下其手大开方便之门,导致教育界雾霾浓厚,民怨沸腾。
新政中,仍存留有这种不适当的余地。如小升初中实现派位的中学仅达到90%以上。那么,余下的10%是什么样的中学?前一次大派位的失败就在于某些重点中学不参与派位,或派位名额有限,有大派位之名,无大派位之实。小学生无缘家门口的重点中学,只能去几站路外去上派位的中学,“就远入学”。
回到大派位本身,它是公平的吗?教育均衡,均衡的是学校的教育软硬件,是不同社会阶层的孩子们的受教育机会,而不是不同孩子们接受教育后能达到的学业水平。因才施教,有教无类,是我国倡导了几千年的教育原则。大派位表面上看起来公允,实则恰恰违反了因才施教的原则。
义务教育阶段要保证的是每个适龄儿童都有接受国家义务教育的机会,不能让一个孩子失学,但是这并不等于在此阶段取消学业筛选考察机制。教育平权,不是园艺学上的遏制顶端优势,而是恰恰需要一部分孩子去发挥方方面面的“顶端优势”,在文学、艺术、体育竞技各个领域展现中华民族的风采,在科学技术、经济贸易各个领域为炎黄子孙谋福利。
大派位让家长普遍不愿意接受的根本原因是教育腐败:某些孩子可以靠“拼爹”,靠家长和中小学的“友好关系”,以推优和特长的名义逃避派位。当规则不明确、标准不统一时,这些“高明运作”就会野火烧不尽地发生。因此,教育管理部门在实施大派位之前,首要考虑的应是,如何减少或者根本消除派位中中小学校长教师们的“操作空间”。
教育面向的是千家万户,维系着社会稳定和民族未来。拯救童年,教改更应侧重教育体制内部的整顿改革,而不应仅向外部,向家长和学生们发力。否则,简单的一刀切,即使能切下去,又能切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