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21日 星期五
突发事件留下的不应只是恐惧
□ 卢阳旭

    近日,成都、广州相继出现了所谓的“逃散”事件。事后证实,这两起事件均是由于有谣言称“有人砍人”造成的。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面对突如其来的安全威胁,躲避、逃跑是一种正常的安全本能反应。与此同时,当个体处于人群中时,其情绪很容易被群体情绪所感染,其行为也很容易被群体行为所裹挟。因此,无论是此次的逃散事件,还是时有发生的群体踩踏事件,一定程度上都是由于有人感受到安全威胁,并做出逃跑反应,然后带动整个人群惊慌逃散。

    作为行动链条的第一个环节,安全威胁的大小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第一反应,并进而影响个体和群体后续的行为。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安全威胁是指,被个体主观识别的安全威胁,与实际的威胁相比,它可能被缩小,也可能被放大。可以想见,在平日,当人群中有人喊“有人砍人”时,也有可能会引起人们的逃散行为。但此次发生在成都春熙路和广州沙河的逃散事件,之所以会被“有人砍人”的谣言瞬间引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刚刚发生的昆明“3·01”事件后,人们形成了一个集体记忆,即“有人砍人”是一个危险行为,这种记忆会影响人们对于“有人砍人”的安全威胁程度的评估。

    与此同时,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体验都表明,人的很多行为是习惯性的、模式化的,依靠先前存储的各种类型化知识。通常来讲,情况越紧急,人们越可能启动这套建立在类型化知识基础上的快速反应机制。考虑到昆明“3·01”事件刚发生不久,关于这类突发事件的集体记忆清晰而强烈,很容易被瞬间激活。

    明白了记忆对于人们的安全威胁识别、评估以及行为模式的影响后,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就是,公众需要有什么样的突发事件记忆?显然,它不应该仅仅是关于恐怖场面的情绪性记忆,它还应该有关于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对的知识性记忆——没有后者,防患于未然无从谈起。

    对于大多数中国公众来讲,虽然通过媒体“耳闻目睹”过国外的恐怖主义,但对于它们可能会发生在自己身边,却还显得陌生和不知所措。面对这类突发事件的现实威胁,相关的应对方法和技能更必不可少。如此,在面对威胁时,公众才不会显得那么的慌乱、无助,甚至发生慌不择路、忙中出错的二次伤害。

    未来一段时间中,我们可能不得不在一个有这类突发事件威胁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要保证绝对的安全,除了能力上的现实约束外,其可能带来的社会成本也可能过高。对于普通公众而言,确实应保持清醒而有戒备的状态,但不应生活在恐慌当中。正因如此,在公众关于这类突发事件的记忆中,不应该只有情绪记忆,更应该有如何正确看待威胁、如何有效防范和应对的知识记忆。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