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五周年之际,芦山又发生了强烈地震。
两次灾害后,社会组织(NGO)活跃的身影和围绕它的各种讨论,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社会组织在应对地震灾害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五年后,NGO更专注于满足灾区大量的非批量需求,显示了它们更清楚的角色定位。
作为一种灾害,地震对社会常规生产、生活造成扰动和破坏。重回正常轨道,需要大量物质、非物质的投入。既包括大规模、同质化的批量需求,也包括小规模、异质化的非批量需求。灾害应对过程中,二者缺一不可。
与非批量需求相比,批量需求通常有更高的可见性,更容易获得关注和资源投入。地震灾害后,房屋、基础设施恢复重建、产业重建吸引更多的注意力,大量政府、民间资金投向这些领域。但对诸如社区文化、社区生计等可见性较低的非批量需求,人们给予的关注通常相对较少。
与此同时,批量需求和非批量需求的差异,也体现在资源投入上。满足批量需求,更多是资金投入问题,而非批量需求则更需专业技能、时间和人力投入。足够的资金投入,能较好地解决住房、基础设施、产业重建等问题。但社区陪伴、整理/开发社区文化资源等非批量需求,则更倚赖时间和耐心的投入和更差异化的处理方式。
灾后阶段分布差异,也是批量需求和非批量需求间的显著差异。在紧急救援阶段,道路抢修、快速救援、基本生活物资保障等;紧急救援阶段结束后,过渡安置阶段的卫生防疫、受灾居民基本生活补贴,灾后重建阶段的基础设施恢复重建、住房重建、产业恢复重建等,都是灾后不同阶段的批量需求。政府在装备、人员、技术、物资储备和组织能力等方面具有优势,最有能力满足上述需求。
与之相对,非批量需求,主要出现在过度安置和灾后重建阶段。总体来说,灾区的非批量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专业化社工服务(主要关注心理健康、特殊群体需求)、环境保护(主要关注社区卫生、生态安全和保护)、社区服务(比如集中安置区社会融合问题、少数民族文化整理和保护等)和社区生计(比如开发社区公益旅游、社区特色商品等)。
满足上述需求,需要专业技能支持,更需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投入。国内和国际经验表明,政府粗壮有力的手,很难干好这种“绣花”的细活,NGO更具有技能和成本优势,是更合适的需求提供者。
NGO关注非批量需求的供给,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甩包袱”,对非批量需求“不闻不问”。恰恰相反,政府应为NGO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包括注册、税收减免、政府购买服务等),鼓励NGO满足各种非批量需求。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说明中明确指出,要重点培育、优先发展公益慈善类和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等四类社会组织。这有利于增加上述类别NGO的存量,也有利于通过竞争,提高NGO自身能力和服务水平。除了满足常规的需求外,也为满足灾害情境下各种非批量需求,提供更好的保障。可谓,家中有粮,心中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