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陆步轩卖猪肉本是“炒冷饭”式的旧新闻。自2003年他被媒体报道开始,社会上围绕他的争议之声就从未消停。前不久,他重返北大向学生作演讲时,认为自己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此话一出,再次引发人们对于什么才算是成功的广泛讨论。
陆步轩,这位曾经的文科状元,大学毕业后在小县城里当了职业屠夫。在世俗的眼光里,这样的职业规划无疑与北大才子的成功相差甚远。在一定程度上,陆步轩的“自卑”源于社会上对于功成名就的潜意识。无论人们在公开场合如何宣称行行出状元,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云云,可是坦率地讲,国人对于成功的判断标准永远离不开权力和金钱这两个原点,“死也要死在编制里”的人并不罕见。
对于成功的这般认识与中国教育体系不无关系。不客气地说,在权力和金钱的指挥棒下,自小学至大学几乎所有教育阶段的价值导向呈现出惊人的同质化。小学要学奥数,中学要进重点班,大学要考985名校。似乎只有这样,才符合一个优秀学生的标准,才能为以后的成功人生打下基础。
正如温水中的青蛙,莘莘学子从小浸润在这种教育理念里而不自觉。不仅在北大这样的最高学府,就是在默默无闻的普通高校里,大多数“正常”学生成功的目标是中央各大部委、垄断央企、国有银行这样充斥着权力与金钱的“黄金地段”。毕业后能进入这些集聚地的人,常常带着家长的骄傲,同学的嫉妒,以及竞争者的痛恨。在前一段时间,一个极端的例子是几十名研究生为了取得事业编制而选择应聘环卫工人。有的人甚至声称自己“死也要死在编制里”。
对于关心步轩兄命运的人来讲,陆步轩似乎有了一个较为完美的结果。在经历长期以卖肉为生的职业生涯后,他最终选择在县档案馆进行县志的编纂工作,有了编制。陆步轩的遭遇并非孤例,同质化的成功标准是功利化教育体系的产儿,也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缩影。那么,成功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在一千个人眼里,或许会有一千种答案。较以前相比,当代社会更为开放和多元,成功的路径和机遇多了许多,标新立异的个性化已经成为不少人的成功准则。其实,在这些光鲜亮丽的外表之下是单调无趣的内在,这个内在的核心是对于权力和资本的追逐和占有。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核心居然被许多人所默许,并且构成了中国社会所谓“主流”的成功评价体系。在我看来,这些刻意迎合社会评价的行为违背了自己的内心,算不上真正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