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03日 星期五
了解需求 是科学救灾的必要前提
赵延东

    在汶川地震发生五年后,又一场地震袭击了芦山。应该说,这五年间政府和社会都积累了更为丰富的灾害应对经验,面对突如其来的震灾,整个救援工作与五年前相比显得更加及时、有效。但从科学救灾的角度看,仍然有许多值得反思和改进之处。

    此次芦山地震中,我们又看到大量救灾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芦山县城,县城人满为患、物资堆积如山,但与此同时,一些受灾地区仍然缺衣少食,受灾民众的基本生存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一幕与五年前何其相似?五年过去了,为什么这一问题仍然没有改观?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受灾群众的需求信息了解不全面、不准确,导致救援力量与群众需求之间出现了“不匹配”的问题。灾害救援的目的是帮助受灾群众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只有及时、准确地了解受灾者的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救援工作,保证救灾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

    为更好地了解受灾者的需求情况,近年来国际社会在救灾实践中发展出一些较为系统的“灾后需求评估”方法,美国国际开发援助署(USAID)、联合国灾害评估与协调队(UNDAC)和联合国机构间常设委员会(IASC)等机构和组织都开发出较为成熟的灾害早期快速需求评估的工具,在灾害发生后的一两个星期内迅速对受灾民众开展调查,了解其基本生活需求。

    由于此类需求评估是在对整个受灾地区民众的抽样调查基础上开展的,因此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覆盖范围的全面性和需求信息的准确性,能较好地解决灾后紧急救援阶段需求信息不明的问题。在2005年巴基斯坦地震、2008年缅甸强热带风暴灾害发生后,当地政府都在国际社会的帮助下开展了快速需求评估,大大提高了救灾工作的效率。

    我国现行的救灾体系中,已经有一套通过基层政权逐级上报的灾害需求信息传递体系,即通过村、社区等基层政权收集灾损情况和群众的需求信息后,逐级上报给上级机关,然后由上级机关根据这些信息来分配救灾物资并逐级发放。但这种需求信息的传递方式存在信息传递速度较慢、效率低下、准确性差的缺点。经常会出现受灾严重地区的干部未能及时将灾情信息上报,或是上报信息的准确性受到怀疑、无法引起上级重视的情况,结果导致了一些救灾工作“盲点”地区的出现。

    为此,有必要借鉴国际经验,在我国建立起一套快速、系统、全面地收集受灾群众需求信息的系统,在灾害发生后紧急响应,利用面访调查、电话调查、网络调查等先进调查手段,迅速了解受灾民众的受灾情况及基本需求,作为政府和NGO组织开展灾后紧急救援工作的指南。

    不仅如此,当前灾区的工作重点已经由紧急救援转向过度安置和恢复重建,居民的需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需求信息的收集工作也要随着灾后救援工作重点的变化而持续开展。在汶川地震期间,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就在灾后一个半月的时间点上开展过一次大规模的需求调查,了解灾区居民对恢复重建的政策需求,为灾区重建规划的制订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可见,充分准确地了解灾区居民的需求是科学救灾的前提,这一工作应贯穿灾害救援和灾后重建的全过程。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