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创作与科普期刊出版作为科普事业的源头活水、饮水之渠,是科普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面,繁荣科普创作,办好科普期刊,发展科普出版,是科学传播与普及研究及实践者们需要关注的核心话题。第二十四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专门设立《科普期刊出版与学科科普创作》分论坛,并以上下半场的形式围绕“科普期刊出版”以及“学科科普创作”两个主题进行了专题探讨和集中讨论。
上半场,论坛邀请了《科学24小时》杂志社社长季良纲、科学出版社科学人文分社社长侯俊琳、《科普研究》编辑部主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编审谢小军做主题报告,并请《科幻世界》副主编姚海军做主要评论嘉宾。下半场,论坛邀请了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刘兵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熊卫民教授、张志辉教授做主题报告,中国科学院大学任定成教授作为主要评论嘉宾。此外,论坛要邀请参会优秀论文代表进行了发言讨论。
在上半场的探讨中,参会嘉宾一致认为,科普事业迎来了好的时代,同时,传统的科普期刊发展和科学出版也面临多重挑战,譬如如何应对新媒体形式的冲击、如何解决阅读碎片化和富媒体化下的读者群萎缩等。围绕这些问题,与会嘉宾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提出了很好的策略思考,季良纲社长以《科学24小时》杂志的经验为例,提出要精心策划主题、汇聚专业创作;凝聚科普团队、拓展稿源空间;培养创作感情、谋划期刊发展,以科普期刊发展为依托,促进科普创作的繁荣发展。侯俊琳社长指出,要做好原创科普,需要从传播知识到传播精神,让科学家从幕后走向台前,做好国家重大科技成果的科学传播,促进科学家及编辑的联合创作,促进跨学科、多媒体的整合传播,设立更多科普图书奖等。谢小军提出,科普期刊要实现创新发展,需要以读者为中心,转变编辑思路、加强全媒体出版和多元化营销,实现创新、融合、跨界式的发展。姚海军副主编对上半场的讨论进行了主要点评,他指出,当前时代,旧的科普模式、语言叙述方式都发生了变化,新一代的原创科普作家也正在成长之中,我们需要通过奖励、培育等方法让年轻人脱颖而出。
下半场,与会嘉宾围绕物理学领域、环境科学领域、核科学技术领域的科普创作,尤其是科普作品历史研究开展了深入探讨。刘兵教授分析了建国前后物理学领域各个阶段的科普作品情况,并选取了典型的物理学科普图书进行了分析。熊卫民教授对环境科普图书进行了分期研究,并探讨了环境科普图书内容、体裁、出版形式及读者对象的发展变化。张志辉教授对中国核科学技术领域的科普创作进行了历史回顾,并将科普作品按照内容分为五大类别。任定成教授对下半场进行了主要点评,并指出,本次分论坛非常重要,信息量大,收获颇丰,是一次非常好的会议。科普时报总编辑尹传红也对论坛进行了点评。
陈玲研究员对分论坛进行了总结。她指出,科普创作、科普期刊和科普出版都需要充分考虑广大公众的需求,希望相关的研究能够形成更丰富的成果,尤其是,除研究性成果外,能有更多更好的面向公众成果,譬如形成面向公众的科普图书推介、引导公众对某一科学领域的兴趣等,期望以此促进科普创作、科普期刊及科普出版的繁荣发展,同时也能为科普创作理论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