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0日 星期五
强化国家科普能力 发出中国科普声音
□ 齐培潇 尹 霖

    为了加强科普能力评估,推进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完善国家科普政策,形成科普事业发展可持续机制,会议设置了“科普能力与科普政策研究”分论坛,邀请专家学者对我国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从政策建议角度开展全方位探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汤书昆教授和中国科普研究所郑念研究员共同主持了分论坛,北京大学周程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张增一教授、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杜鹏研究员、中国科技大学周荣庭教授受邀出席并对论坛发言进行点评。参会发言的专家学者分别来自北京大学等高等院校、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中国科技馆等科技场馆,以及部分地方科协和企业。

    各位专家学者以评估研究为总体视角,以我国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和科普决策建议为核心命题,开展了基于不同主题、不同层次、不同方法的分析与研究。国家科普能力是一个国家向公众提供科普产品和服务的综合实力,是我国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力量,也是构成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论坛围绕社会化媒体科普能力、科研机构科普成效、科普人才发展、区域科普能力差异、地方和高校科学文化建设、科技场馆科普能力构建、少数民族地区科普策略,以及不同途径和方式下科学传播的模式与效果等主题展开研讨,大家各抒己见,介绍各自在科普领域的理论思考和实践经验,充满了思想火花的碰撞和学术观点的启迪。

    中国科学院大学张增一教授以“科普中国”为例阐述了社会化媒体科普能力的评估问题。他指出,“科普中国”是科普信息化的重要社会平台,而社会化媒体的传播关键在于科普内容。“科普中国”应进一步扩大受众范围、加强面对不同受众的传播策略,提高其科学传播能力,塑造品牌形象、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张思光副研究员基于软系统理论的3E评估框架,探索性搭建了我国科研机构科普成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标准开展了评估试点。湖南科技大学王明副主任以高校教师和学生群体为调研对象,对其科普需求、行为习惯和开展科普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文化层面的反思。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黄东流博士基于超效率DEA模型对我国不同地域的科普投入产出效率做出了有别于常识性理解的阐释。科普所张晓磊博士以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和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田野调查为例,分析了当地科学文化与宗教信仰相互作用的关系,认为科学文化的构建应当充分考虑当地的社会科技文化环境。侯蓉英博士通过介绍响应-建构式评估分析了科普能力评估与科普政策之间的关系,提出以利益相关者的主张、诉求和争议为出发点的响应式评估是当前科普政策制定的思维导向之一。中科大刘璐博士对日化用品商业广告中科技类信息的传播效果开展了实证研究,探讨了商业化手段开展科普的可行性。

    与会专家指出,自2007年国家科普能力概念首次正式提出以来,历经十年的实践洗礼和理论探索,科普能力相关研究已经逐步落地并扎实开展。从研究内容来看,研究的主题呈现多元化发展,充分体现了科普研究跨学科的特点和科普实践分众化、精准化发展的趋势;从研究方法而言,论坛发言融合了案例研究、数据分析、模型构建等多种方法,研究视角和理论支撑也不限于常规的社会学领域,而是大胆向其他理论体系进行借鉴。建立在实证分析基础上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思考。

    最后,郑念研究员在总结发言中指出,科学普及是手段,能力评估是驱动,科普政策是支撑,提升素质是目的。此次交流对推动国家科普能力相关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搭建交流平台,加强学术互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国家科普能力研究今后能从更高的角度出发,从公众实际需求出发,从国际视野出发,为快速提升我国国家科普能力,讲好中国科普故事,满足新常态下社会科普需求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