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各高校竞相晒出本校“白富美”,为高招大战出奇招时,北京大学抛出了一部名为《星空日记》的招生宣传片。本人并非高三应届生,也不是北大校友,照理说对这样一部微视频没有发言的必要。但宣传片中关于天文学,乃至梦想的种种,让人不吐不快。
这部微视频的本意,是鼓励年轻人突破现实束缚,勇于坚持梦想。可十几分钟的视频看下来,却觉得所谓的梦想像极了成功学励志片,虽然华丽的台词努力地刺激着肾上腺素分泌,但脱离现实的想象让积蓄着力量的双脚踩了个空。
给《星空日记》亮出低分的网友不在少数。其中有人把北大天体物理专业近年的毕业设计题目一一列出,目的当然是说明视频制作者的想象有多么脱离现实。确实如此。片中主人公对于天文学的认识仅限于看星星。这作为爱好天文的最初动力顺理成章,但要与辅修天文多年、希望以此为生的身份匹配,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回到主人公那场炫酷的毕业答辩。一个辅修生的毕业设计题目或许存在特殊性。可基础科学的毕业答辩居然是在舞台上“展示”,而不是在讲堂上严阵以待,这就真是浪漫主义有余而科学内涵不足了。
以上想象其实还不算离谱,原因可能也只是制作者对于理工科工作方式了解不够。在微视频中,主人公一路走来遭受的嘲笑、未来注定清贫的生活,都是作为现实的束缚、梦想的对立面出现。可要突破现实束缚,何尝不是认定这就是现实?换句话说,在视频制作者的心目中,首先认为天文学,或者说它代表的基础科学与现实生活是割裂的,而后才有无惧嘲笑,坚守梦想一说。这些脱离现实的想象,与其说是为了烘托梦想的崇高,不如说是腹黑基础科学的价值。如此居高临下的科学观、价值观,很难想象出自一所一流学府的招生宣传片,而她正是以基础科学见长。
不到15分钟的视频,始终声嘶力竭地呼喊着“梦想”两个字。梦想确实崇高、热情确实重要。但梦想之外呢?视频竭尽全力对梦想的渲染,让人觉得那些科学家、文学家、乃至所有拥有成功学术生涯人士的成功似乎来得太容易。最初满怀热情地选择梦想,便一脚踏上了成功之旅。至于归于平淡之后的坚持、磨难、自我修炼,大概都不敌梦想的力量。如果是一部院线电影,《星空日记》小清新的格调、炫酷的场景起伏的剧情都是提高票房的卖点。但作为一流学府的招生宣传片,面对的是即将展开探求真理、追求真知之旅的广大学子,如此简单地描绘梦想的力量,是否有些单薄和无力?科学探索的实质是什么?大学的精神是什么?相较于口号式的励志,这些内容可能略显艰深也不够抓人眼球,但是不是更符合一名未来北大人的眼界和精神追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