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7月11日 星期五
“超级中学”存在的“合理”逻辑
吴佳珅

    这几天,不同批次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正在或者即将送至高三考生手中。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相信,在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刻,自己站在一个新的起点。而那些培养高分考生的“超级中学”更是让人“叹为观止”。以河北衡水中学为例,该校不仅包揽了河北省文理科状元,而且文科前十名该校考生占了9名,理科前十名该校占6名。

    对于类似的“超级中学”现象,人们的态度褒贬不一。一般而言,“超级中学”学生规模庞大,吸取周边最为优质的生源和师资,学生常年大比例考入一流高校。从常规上讲,“超级中学”垄断了所在地区最为优质的教学资源,加剧教育资源分配失衡,并且在事实上造成了教育的不公。那么,这样的反面教材为何还会呈现日益严重的态势呢?

    道理其实并不复杂,因为“超级中学”的存在符合某种“合理”的逻辑。

    对于不少迫切渴望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寒门弟子来讲,“超级中学”的存在不仅“合理”,而且非常有必要。尽管“超级中学”造成教育不公平,但是这样“马太效应”下的需求关系决定了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向“超级中学”汇集。在目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进入“超级中学”或许是较为明智的选择。至少,“超级中学”帮助许多布衣子弟改变人生轨迹。

    此外,不少地方官员以及地方教育部门青睐于建设“超级中学”。对于那些好大喜功的地方官员来讲,建立这样的学校无疑是他们主政地方的政绩工程。有助于其仕途高升的“政绩工程”难免受到政策的格外照顾。根据最新发布的《2014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显示,恢复高考以来全国有800多所中学培养出高考状元,分布在全国260多个地级城市,其中,基础教育发展失衡的地区,“超级中学”越集中,基础教育发展均衡的地区,“超级中学”越分散。

    目前,一方面我国呈现出多元化教育、个性发展越来越受到认可的姿态,另一方面我国教育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在一定时间内还将继续存在。今天,“超级中学”的流水线生产模式似乎有一些不合时宜。对于那些发达地区的考生来讲,高考并非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目前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国留学更能说明这一点。但是,大多数的寒门子弟只能把自己的未来交给这样的“高考工厂”。与引起的这些非议相比,他们还是愿意就读这样的中学,因为一纸通知书的现实满足感远比所谓的素质教育要有意义。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