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14日 星期五
“蹭访”与“被蹭”
本报记者 付毅飞
看我报道扫一扫

    会议间歇,叶培建委员走出会议厅。

    走廊上聚集了不少人。他找了个空座坐下,两边各有一名记者,低头看着手机,没注意到他。

    他却是我此行的重要目标。我握住兜里的录音笔,在附近徘徊窥伺。当他身边一位记者起身离开时,我赶紧凑了过去。

    “叶院士好,科技日报记者。想请您谈谈……”我用只有他能听见的音量说,然后将录音笔以最不引人注意的姿势递了过去。

    他略微一惊,扭头瞪着我,又笑了。“这事说起来就长了,可不是几句话能说清的。”一如既往的爽朗。

    另一侧的记者顿时警觉,哗啦啦从包里翻出录音设备,伸长胳膊探了过来。这引起了更多同行的注意。没多久,周围已挤满了录音笔和长枪短炮。有记者高呼:“您先前说的我们没听到,能不能再说一遍……”

    有人在身后轻声问:“哥们儿,这是谁呀?”我哪有心思理他。虽然此时仍面带笑容,紧盯叶培建的双眼,随着他的话语频频点头,暗地里却在为自己精心策划的“独家”变成轰轰烈烈的“发布”而心碎。

    “蹭访”与“被蹭”,在两会上,每个记者都会遇到。大多数时候,我也会抱着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酱油”心态,奋力挤入人群,用怪异的姿势将录音笔从同行们的腮边、腋下甚至头顶,伸向可能压根就不认识的采访对象,获取一些自己了解或不了解、用得上或用不上的信息。

    其实这样透明度很高的采访环境,终究还是公平的。记者们都在两种角色间切换着,“蹭”未必能占到便宜,被“蹭”其实也没啥好惆怅的。有积累、有准备的人,总会有更多收获。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