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我报道扫一扫 |
很难再找到第一次上会时那种“打鸡血”似的热情,但也没有了看到一拨拨“电视脸”从身旁经过的紧张。再次参加全国两会报道,多的是一分淡定。
记得第一次上会,一多半时间在为完成会前策划的选题发愁:堵哪位委员?问什么问题?……至于委员们的讨论和发言,几乎没有听进去,更不要说思考了。
而今年,冷不丁想明白一个道理:明星大腕?热门委员?谁爱堵谁堵去吧。两会的新闻是写不完的,抓到一条,也就意味着在同一时间你漏掉了更多。
所以,与其到处乱撞碰运气,还不如静下心来当一个倾听者。我常常想,作为一个普通公民,能在现场见证全国两会,自己真的很幸运。
熊思东委员为2000多万乙肝患者大声疾呼“乙肝治疗药物应进医保”;冯骥才委员为文化保护慷慨陈言;黄洁夫委员为医疗改革把脉开方……很多像他们一样的委员,真正把那些或许与他们本人并没有切身关系的事当做己任,说实话,我的内心由衷地敬佩。
全国两会,是代表委员们发挥参政议政作用的舞台。他们所言,不应该总围绕自己盘算,或者在自己的“小圈圈”里打转;记录者手中的镜头和笔,也应无关名气、无关名利,朝向那些关乎国家、关乎社会、关乎百姓、关乎全局的真知灼见。所谓“转载率”,至多可以当成一个副产品。
于是,我斗胆给自己定了两会上“三不写”的规矩。遗憾的是,执行得可能还并不太好。
倘若某年初春三月,我有幸能再次提笔上阵,一定做到——自吹自擂不写,自怨自艾不写,自说自话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