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24日 星期五
培养孩子不妨多些平常心
□ 徐 玢

    又有人关注中国孩子的创造力了。报载,美国某幼教公司开发了一套测评方法,测试了中国孩子的各项能力,并与国外孩子进行了对比。不出预料,中国孩子的创造力又被外国孩子比下去了。

    单就这条新闻而言,并没有太多引人反感之处。但奇怪的是,一提起中国孩子的创造力,否定之声总是整齐划一。且不谈这些测评是否有必要,如此毫无“偏差”的结果的科学性本身就值得怀疑。而异口同声的批评让人不得不疑惑,中国孩子招谁惹谁了?

    不知何时起,找中国孩子的各种不足好像成了一种时尚。中国孩子的创造力不够,独立性不强,适应性也很成问题……网络上随便一搜索,以中国孩子的不足为主题的内容层出不穷,仿佛中国孩子天然就充满了对人类各种优秀品质的抗体。这些批评往往辅以很强的国际视野:美国孩子独立自主,德国孩子懂礼素质高,日本孩子坚韧适应性强。而中国孩子即使好不容易有点长处,那也是应试教育的产物。难怪总是有人不无忧虑地感叹,中国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细细分析这些对比,它们充满了矛盾:同样的表现放在美国孩子身上是自由探索精神的表现,在中国孩子身上是被宠坏了的散漫;在日本孩子身上是纪律严明合作精神的表现,在中国孩子身上则是创造力被剥夺的表现。不是要给自家娃娃护短,这些对比实在是不公平不合理。

    这些批评有多少出自中国父母的妄自菲薄,又有多少出自商家的蓄意迎合,我们不得而知。但以最善意的心态去解读这些批评,大概是太期待中国孩子能长大成才,期待尽快走出“我们为什么出不了人才”的焦虑。可期待和焦虑不能等同于对孩子滥加贬损。长者的耳濡目染,形成了我们身上颇具民族特色的种种品质。这些特质即使不能全解读为优点,但也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财富。美国孩子爱冒险值得赞许,中国孩子稳重也未必是坏事。没必要在对比中把国外孩子的种种特质视若珍宝,却对中国孩子的特质大加贬损。更不要说我们的下一代享有更优越的物质条件、更合理的教育理念,他们理应比他们的长辈更出色。没有理由无视他们的突破和进步,在未来尚未揭晓时就让他们生活在中国孩子不如外国孩子的心理暗示中。

    孩子是白纸一张。他长大成人会如何,不仅仅取决于长辈们向他传授了哪些知识,还在于我们以什么心态来面对他,给他创造什么环境。这些细节看似细小,但都会在这张白纸上写下些许印记,并在成长过程中成倍放大。所以,对人才的拳拳期待可以理解,但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妨少些不靠谱的批评,多些平常心。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