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受到重大冲击,如何开启国内市场成为各界讨论的重要话题。从更深层次来看,中国的自身需求不仅可以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市场,更重要的是能为自主创新提供支持。如何挖掘并把本土市场转化为创新资源,关键在于用创新的思维把握和理解国内丰富的企业生产现场和消费者生活情境。
“现场”和“情境”融合了文化、管理、技术等各种要素,“需求”就是整合这些要素后的具体表现。中国还没有进入“标准化”生产、生活阶段。自身的体量和阶段性特征使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最丰富的生产现场和生活情境。随着服务经济时代的到来,向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成为趋势,而优质的解决方案就是对现场和情境综合考虑与优化。
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那些实现了优异发展的中小型企业都是深谙中国现场与情境的企业。一位企业家告诉笔者同事,他们相比外企的优势在于对用户现场的熟悉和个性化方案设计,他们可以把自身的商业模式公开,并不怕竞争,因为该企业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客户现场经验,这种经验不可能短时间内被他人复制。“熟悉”是一种默示知识,虽然外企也在通过各种方式熟悉和占领中国市场,但中国企业具有先天的优势,只要坚持对熟悉的事物用创新思维进行加工,当这种现场经验积累到一定量以后,就会内化为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对其他对手形成先发优势和竞争优势。
面向中国本土的创新,表面看来具有经验的“局限性”,但本土市场可以培养出全球化的创新能力,面向本土的成熟创新产品也可以向其他地区市场扩散。从某种角度来说,外企在中国基本上是从标准化走向个性化,而中国创新企业则从个性化中孕育标准化。事实上,异常丰富复杂的中国市场对于企业能力的要求更高,在这一市场中锤炼成熟的企业具有发达国家跨国企业所缺乏的能力成分。一位华为的朋友告诉笔者,由于中国人在节假日有集中发祝福短信的习惯,华为的产品可以承载非常高的峰值流量,这使华为在阿拉伯某国的项目竞标中胜出,因为竞争对手公司的原有市场没有如此高的峰值流量要求,而伊斯兰教徒在宗教节日时也会出现高峰值需求。
“中国制造”拥有世界上最大、最丰富的制造生产现场,并且我国制造业正在进行转型升级,这会带来巨大的创新机会。德国大众在中国新建设的工厂是世界最先进的,因为其他地区较少新建工厂的机会,最先进的技术只有在新建工厂试用成本才最低。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不只是为了发展下一代制造业、创造就业机会,还因为生产制造的大规模外包使美国缺少了生产现场,而大量创新从现场产生,一个没有制造现场的国家,其核心竞争力是堪忧的,缺乏制造会威胁到美国的创新安全。
对于企业客户来说,生产的现场往往是创新的重要来源;对于个人消费者来说,生活的情境往往成为创新的基础。中国丰富的市场结构类似于基因库,善加利用,就可能依托这些战略资源生发出自主创新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发展出大量优秀的创新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