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28日 星期五
别让“环评报告书” 成为野人一样的传说
陈 方

    削平了5个山峰、填平数百个溶洞,“华中最高机场”神农架机场的建设再度引发了社会关注。然而,神农架机场的环评报告一直没有公开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神农架宣传部办公室人员表示,10月份之后将会给公众一个交代。投资高达10亿元的神农架机场计划今年10月1日正式通航,也就是说,机场建设对神农架的生态环境到底造成了多大影响,公众只有等到机场通航后才能知晓。

    何为环评报告?想必当地官方心知肚明。环评报告书是一种预见性评定,在项目开工之前就应该公之于众。神农架机场从2009年2月18日正式奠基,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公众从没见过机场建设环评报告书的全本。

    公众为何执着于神农架机场的环评报告书,这与当前社会处于“环境敏感期”不无关系。对于神农架机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杨重光曾表示,小面积的破坏,还可以填补、修复。但机场是大面积的,而且机场的周围以及机场相连的区域都可能会遭到一定影响,也会产生相应的破坏。而且,自然的形成是长期的,是历史上几千年,几万年所形成的,我们是不可能修复的。在质疑面前,只有环评报告书才有说服力。遗憾的是,神农架机场的环评报告书却玩起了“躲猫猫”。

    方便交通、促进旅游,这是建设神农架机场的美好初衷。但是,如果信息不能完全公开,好事也有可能变成坏事。神农架机场从奠基之初开始,关于它对生态环境破坏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如果再没有环评报告来做“保证”,公众对该机场破坏性的猜想会愈加严重。不夸张的说,这又是一场公共舆论危机。如何应对,唯有信息公开。环评报告书到底有没有,如果没有环评报告书机场就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开工建设,必须有人出面担责;如果有环评报告书,那么神农架机场的建设到底对当地生态有怎样的影响,以及应该采取哪些环境保护措施,这方面的信息必须彻底公开才能断了公众的“负面猜想”。

    遗憾的是,神农架官方“等到通航后再给公众一个交代”的答复无疑是一种消极回应。当“生米煮成熟饭”后,“亡羊补牢”的成本是不是更高?回顾多起环境公共事件,多于官方信息不透明有关,这一次神农架更该吸取教训,积极向公众出具完整的“环评报告书”,千万不要让这份或许能说服公众的“证据”成了“野人”一样的传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