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泉州博物馆提线木偶。 视觉中国供图 |
非遗文化之窗
一方舞台,几十条纤细悬丝牵动着一个个精致木偶人,在一片鼓乐声中挥刀动枪、舞拳弄棒、抖袍提袖……赢得观众满堂喝彩!这,就是泉州提线木偶戏。
古称“悬丝傀儡”,俗称“嘉礼戏”,堪称福建省古老珍稀剧种的泉州提线木偶戏,起源于秦汉,晋唐时随中原族群南迁入闽。唐末五代已在泉州地区流行,历经宋、元、明、清以至当代,传承不辍。
木偶形象结构完整,独具匠心,巧夺天工。依据造型,分生、旦、北(净)、杂四大类,高约二尺,由头、躯干和四肢三部分构成。头用樟木刀刻与彩绘而成,辫子以毛发编结起来,发式多样;头像多采用三段并合而成,既能活动又大胆夸张,弥补肌肉不会动的不足;躯干分胸部和臀部两段;手掌和脚趾亦是木刻的,有文掌和武掌两种,脚趾为赤脚、靴脚、旦脚三种。
然而,提线才是木偶戏的精髓。每位表演艺人都有一套线规,在每个木偶身上设置16―40条纤细提线,提线数量依照角色而定。提线愈多,表演难度就愈大。小小细线连接木偶各部位,控制木偶的重心、高低,以及头部与躯体的动作方向,能够模拟真人所有动作,就连五官的喜怒哀乐也能通过操纵头像内设置的细线,十分传神地表达出来。这一绝活在我国传统木偶戏中独一无二。在木偶表演大师黄奕缺手中,提线木偶能像真人一样写字、拿物、斟酒,他在朝鲜表演《驯猴》时,还让金日成误以为是真猴呢!
木偶戏是指尖戏,更是音乐戏。在全国各类木偶戏中,泉州提线木偶戏是唯一仍有自己剧种音乐——“傀儡调”的戏种,至今保存700多出传统剧目和由300多支曲牌唱腔构成的“傀儡调”。其调粗犷高亢,雄浑有力,以泉州方言为主,配以唢呐,打击乐中还保留了南鼓、钲锣两件古乐器,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在舞台上,表演艺人与木偶仿佛融为一体,用指尖传递思想情感,以唱腔和对话赋予其鲜活生命,将角色塑造得更加丰富动人。
凭借精湛的线规和娴熟的表演技巧,因此产生了大批优秀剧目,如《武王伐纣》《楚昭复国》《包拯》等。1952年,泉州木偶剧团成立后,还创作了《水漫金山》《钦差大臣》《赵氏孤儿》等精彩剧目,故事引人入胜,台词诙谐风趣,唱词优美生动,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以及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古老的木偶戏萌动着艺术新芽,彰显蓬勃生机。2006年,泉州提线木偶戏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8月8日晚,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演出上亮相的《四将开台》,向全球40多亿电视观众展示了泉州提线木偶的独特魅力;根据果戈理著名喜剧改编的《钦差大臣》,是我国第一部大型木偶讽刺喜剧,比真人演出更为生动,引人入胜,因此荣获2012年第21届国际木偶节最佳剧目奖;同年,泉州提线木偶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优秀实践名册,是我国迄今为止入选该名册的唯一项目。
泉州提线木偶戏是一部史、诗、乐、技的融合史,构成了闽南地方戏曲独树一帜的神韵魅力,因而成为中国戏曲艺术宝库里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