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有道
用心理学提高学习力
高考分数张榜欣喜之余,莘莘学子开始为填志愿、选专业挠头。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培训机构甚至收费的指导,教学生如何避开“天坑”专业。这时武汉大学邓红兵教授的公开信,引发了人们的热议。邓红兵是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所研究的生化环材就被人们戏称为不好就业的“天坑”专业,避之不及。邓红兵教授在公开信中提出“没有差的专业,只有差的人,什么专业都需要不断去努力”,并且深情呼唤:“高等教育不是教我们谋生,而是教我们创造生活。”
这封信写得激情满满,提倡“家国情怀、个人兴趣、诚实善良、越挫越勇的心态”都打动了不少读者。面对未来的大原则,也得到很多人的认可,“在热爱与责任面前,所有选择都不应被辜负。”但是,考虑就业和兼顾理想并不矛盾。具体到个人的志愿选择,不是光有热情就够了,实际上需要兼顾社会需求、个人兴趣和个人能力。
个人能力和个人兴趣的统一
个人能力包括了高考录取分数、身体情况和个人动手动脑能力、突出的天分。俗话说“有多大碗盛多少米饭”,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一个人有向往的专业,可是能力达不到也是望洋兴叹。以前填报志愿常常是在高考结束之后、没有公布分数之前,有一些学生怀着捡漏的心理往高里报,有的学生担心发挥失常、填报比较保守,怀着开盲盒的心态选学校和专业是非常纠结的。但是自从高考志愿改成在分数公布之后填报,并且一分一段的情况下,基本上根据自己的分数段和各高校录取名额,就已经很清楚自己大概是能上什么样的学校。
高考分数是升入目标学校最起码的条件,除非你具有专长,比如说在国际比赛中获过大奖,或者在国家高招认可的特长方面具有突出的能力,或者是艺术、体育、科技特长生,那可能会提前录取、降总分录取。
个人能力还包括身体情况,比如说飞行专业对身体的素质要求就非常高,比如想学艺术设计,色盲色弱就不适合。因此并不是“人有多大胆就有多大产”,还是要量力而行、转换思路。比如我有一个学生很喜欢生物,但是他有一点色弱,一般的生物专业学不了,他就选择了一个数学和生物相结合的专业,主要是运用数学模型分析实验研究。这样就将个人能力和兴趣结合起来了。再比如一个学生想学医学,但是分数不够理想的大学,于是就选择了这个学校的药学,这样既可以进入理想的大学又能够满足分数要求。
个人兴趣和社会需求的统一
个人能力达到什么状况就上什么适宜的学校和专业,对此大家没有太多争议,大家常常纠结的是:在个人兴趣和社会需求之间,如何找到一个平衡。
社会需求往往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比如说在基础建设快速发展的时期,学土木相对来说就是比较好就业,但基础建设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那就业前景可能就受到一定的限制。比如说生化环保行业,没人否认这个行业的社会意义,但是相应的工作岗位并不充分,因此这几年就业“内卷”很厉害。社会需求是跟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相匹配的,比如前几年很需要计算机人才,那么无论是否名校都相对容易就业。这几年,就不是随便学个计算机专业都能找到工作了。
每个人都希望学以致用,这种考虑并不庸俗而是正常的思维。这也是现在流行说“选学校不如选专业、选专业不如选城市”。一个学影视创意工作的,在一线大城市上学,未来的机会就会大过小的地方。一个自由职业者,在家就能通过网络工作,那么就不需要太多考虑就业的场地和城市。
即使追求个人兴趣也要考虑到学校的专业特长,比如说某些耳熟能详的名校,它的某些专业可能并不是最突出的。某些学校的名气也许没有那么大,但是突出专业的就业率就非常好。有些专业实践性非常强的,就要考虑学校所在城市是不是有很多的大型企业,是否可以提供很多的实习机会?考虑专业排名、考虑实习机会,这就是把个人的兴趣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另外,每个人都有先天气质倾向,比如一个性格沉稳的人比较适合做财务工作,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可能适合做社会工作。如果为了就业而选择专业,没有考虑到自己的气质倾向,可能学得痛苦、找工作也难受。
从北大退学去专科学校的周浩就是一个跟随自己兴趣的例子。2008年青海省高考理科第五名获得者周浩,以高分进入了北京大学的生命科学学院,但是在读到大三后的周浩毅然选择了退学,进入了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就读。为什么会从名校转学去“专科”?因为周浩特别喜欢机械的组装与拆卸,一心想进入北航就读。但是高考分数出来后,迫于老师和父母的压力,进入了北京大学读书。但是他并不喜欢生物,也不想日后搞学术,因此依然从北京大学退学,进入了一所技术学院,学习和从事自己喜欢的机械相关专业。他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实现自己的个人兴趣,并兼顾了就业和社会需要,那么他就不在乎名校的光环。
因此,家国情怀、理想梦想,不是一个玫瑰色的泡沫,而是和很多具体的指标结合起来。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一句口号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那么今天我们还要加上一句“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做最好的自己”。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尽己所能,把自己的能力、兴趣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最好,用我们有限的生命见证伟大民族的复兴。
(作者为教育硕士,金牌阅读推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