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季的田野上,时光昼夜不息地一路奔跑,日月穿梭,白驹过隙,把一个个平常琐碎的日子远远抛在了身后,“大寒”这个24个节气里的最后一个节气,挟裹着肃杀之气,漫卷着无边寒冷,款款而来,如期而至。
大寒,意味着天气寒冷到极点,是二十四节气的压轴之作,是四时舞台的收官之战,是冬去春来的转折点。常言说:“大寒大寒,无风也寒”“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二十四节气解》中说:“大者,乃凛冽之极也。”《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宋代诗人邵雍的一首《大寒吟》,让人读后顿生透骨之寒:“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清日无光辉,烈风正号怒。人口各有舌,言语不能吐。”宋人文同的《和仲蒙夜坐》一诗,也写到了大寒之严寒:“宿鸟惊飞断雁号,独凭幽几静尘劳。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须遣酒争豪。砚冰已合灯花老,犹对群书拥敝袍。”
大寒过后15天,便是立春时节,乡间有“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之后天渐暖”“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的说法,有不少古诗词也生动描述了这一时节雪消春回、冬春交替的情致,譬如张耒的“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欧阳修的“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乡谚说:“过了大寒,又是一年”“小寒大寒,杀猪过年”。大寒时节,腊月已过了一半,浓浓的年味开始四下弥漫,人们开始忙活着除旧迎新、制作年肴、购买年货、准备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快要到了。
古人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意思是说,到大寒节气就可以孵小鸡了;而鹰隼之类的征鸟,此时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能量抵御严寒;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这时孩童们可以尽情地在河上溜冰玩耍。
在古代,一到大寒时节,无论是皇室还是民间都忙着采冰贮冰。《周礼》中记载,古代专门设有掌管冰政的官员,叫“凌人”。大寒时节,由“凌人”主持采集冰块,通常冰块要贮藏够夏天用量的三倍,因为到时有三分之二的冰会融化掉。明清时,由太监主持采冰,冰就藏在北京安定门和崇文门外山阴处的地窖里。古人在大寒时节不仅要贮冰,还要藏雪,把雪密封在罐子里,藏在阴凉处。待到来年夏天,化了雪水,用来烹茶或者烧菜。大寒节气榨的豆油或菜油,叫“腊油”。据说春天用它点灯,小虫子不会靠近。
昔日的乡间,大寒节气广为流传着“出土牛,送寒气”的习俗,如今这一习俗在很多地方已经不复存在。十二地支分别对应着一个生肖动物,也对应着一个月。腊月称为丑月,对应着牛这个生肖动物,而大寒节气正值腊月,于是人们就把大寒的形象想象成一头牛。《太平御览》中说,十二月要用泥土做成六头土牛,送到都城或者郡县的城外,表示把大寒送走了。《礼记》中也说:“出土牛,送寒气。”据说这个习俗还是周公制定的。后来,送土牛的时间被人们慢慢推迟到立春。张岱在《夜航船》中说:“今于立春日前迎春,设太岁土牛像,以送寒气。”送了土牛,即到“立春”,迎来了新的一年,又是一个四季轮回。
大寒之后是立春,此时虽然自然界和人体的阳气开始上升,但是仍会持续一段时间的寒冷,作息时间应该和小寒一样,早睡晚起,避开阴寒之气,如果要进行户外活动,也要等太阳出来以后,而且运动不要过猛、强度不宜过大。大寒的养生,要着眼于“藏”,古人讲究“春发、夏长、秋收、冬藏”的养生原则,认为这样才能“春安、夏泰、秋吉、冬祥”。因为大寒与立春相交接,讲究的人家在饮食上会顺应季节的变化。大寒进补的食物量要逐渐减少,以温性食物和绿色蔬菜为主,如鸡肉、牛肉、白菜、油菜、菠菜、大葱等,以适应春天万物的升发。
(作者为科普专栏作者,现供职于河南省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