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08日 星期五
破解“不敢生”难题 国家要出手
□ 科普时报记者 项 铮

    每一个孩子都是国家的未来,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得到精心的养育。日前,科普时报记者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人口发展论坛”上了解到,为降低养育成本,我国将大力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提倡家庭养育,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优先支持普惠性托育机构建设,推动出台国家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

    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生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培安指出,“十四五”时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生育水平还有继续走低的趋势,我们要着力解决人们“不愿意生、不敢生、生不出、生不好“的问题,努力实现较好的生育水平。

    王培安表示,解决“不敢生”的问题,要构建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将托育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将托育服务体系作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构建政府主导、以普惠小微型托育机构为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托育服务体系,为城乡居民提供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承受、方便可及的托育服务。

    完善家庭福利政策。将家庭作为基本的福利单元,研究将0~3岁托育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抵扣范围,探索建立育儿补贴制度,减轻家庭育儿经济压力。

    优化产假、育儿假制度。适当增加配偶护理假、家庭养育假等育儿假期,鼓励男性参与子女照料。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支持职工带薪休假,探索弹性工作制等。

    将2~3岁托育服务纳入学前教育

    据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调查显示,孩子0到3岁期间的养育成本最高,但这个阶段没有纳入到义务教育范畴,都由家庭承担。目前已有的托育机构仅有不到两成是公办,而民办机构价格较高,能接受高价格的家庭不到1/3。

    “目前我国托育服务供给不足,缺口很大,这是造成育儿焦虑和抑制生育意愿的因素之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说。

    贺丹曾递交提案,建议应鼓励“托幼一体化”,推动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育班,将2~3岁幼儿托育服务纳入以公立机构为主的普惠型学前教育服务体系。贺丹认为,充分利用现有公共服务体系和资源,“十四五”期间建议重点帮助民办机构降低成本,使其达到普惠价格后能持续发展。

    贺丹强调托育服务和婴幼儿照护服务均衡,比如城市可能存在“过度育儿”的情况,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的儿童发展比较差,在这种状况下建议支持贫困地区儿童,不要在早期发展上落后太多。

    提倡家庭托育模式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司长杨文庄提倡家庭托育模式,他表示,这种模式目前在国外普遍,具有很多优点:一是价格便宜;二是邻里之间信任度高;三是家庭托育方便且氛围更适合婴幼儿,如果父母把婴幼儿送到单位附近或是较远的地方,不仅交通不便,对孩子的健康安全都受影响。

    目前家庭托育模式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不允许家庭的自有住宅作为营业场所;目前对家庭托育点的监管措施尚在探索中;邻里之间需要协调,比如家庭托育点有时会占用电梯,小孩子游戏可能造成邻里纠纷等。

    杨文庄介绍,目前家庭托育已经纳入我国“十四五”规划,国家卫健委已经系统梳理了国外家庭托育点的法规、规范、标准,并在深圳先行试点。

    “对家庭托育点,各地政府不要一棍子打死,还要加强指导和支持。”杨文庄强调,“我们也将按照中央的要求,尽快研究家庭托育发展的有关管理规定和规范标准,为这种服务业态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