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29日 星期五
莫让评价制度缺陷 成为论文买卖的理由

陈 磊

    “考核体系是指挥棒,期刊容量有限是事实,但反思学术不端,除了从客观找制度原因外,还应从主观反思自我、构建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开始,因为你毕竟还有‘为娼’和‘从良’的两种选择。否则,按上述逻辑,只因存在贫富差距和收入分配不公,你的收入少,就可理直气壮去偷去抢;因考试作弊能蒙混过关,你就可以坦然抄袭。这显然违背大家的认知。”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高校学生买卖论文已是公开的秘密,且屡禁不止,我国论文交易产业规模已达10亿元之巨。尽管有关部门要求推进分类评价改革,但部分单位评价还是过于倚重论文,强大的论文发表需求催生论文买卖灰色产业链,“一切指标看论文”的考核评价体系是根源。

    论文交易及产业化,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每当谈及论文代写或买卖等学术不端行为,大家都会一致将矛头指向现行评价体系,毕竟职称评审、研究生毕业,论文发表成为硬门槛和刚需。论文买卖需打击,考核体系需改善,这都毋庸置疑;但也要警惕一种观点,即现有的不合理的考评制度必然产生论文买卖,导致逼良为娼,学生购买垃圾论文是无奈之举,从而为学术失范行为找到借口,甚至获得舆论同情。这是本末倒置的片面逻辑。

    诚然,考核体系是指挥棒,期刊容量有限是事实,但反思学术不端,除了从客观找制度原因外,还应从主观反思自我、构建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开始,因为你毕竟还有“为娼”和“从良”的两种选择。否则,按上述逻辑,只因存在贫富差距和收入分配不公,你的收入少,就可理直气壮去偷去抢;因考试作弊能蒙混过关,你就可以坦然抄袭。这显然违背大家的认知。

    有人甚至认为,花钱买论文,相对于论文造假、抄袭,靠权力侵占论文,还具有“道德优势”。这同样是全然无顾自我道德底线,把学术科研行为转换为纯粹的商品交换。在神圣的学术研究中,把论文交易从潜规则变成明规则,甚至变成规避学术责任和义务、逃脱社会谴责的最后挡箭牌,那么,学术诚信和道德规范必将荡然无存,学术殿堂定然礼崩乐坏。

    涉世未深的高校学生具有心无旁骛进行科研的先天优势和条件,但在治学过程中,内在惰性和外在干扰无处不在。如果尚未出道就惯性地适应并参与“制造—买卖—发表”的科研论文产出链条,丧失科研初心,这对他们未来学术生涯无疑是致命打击,甚至一生走上学术造假的不归路。

    当然,将论文买卖现象的全部责任归咎于学生,未免有些过于严苛。在这方面,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应进行更深的反思。教育机关、学校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提出符合实际的毕业标准和考评标准,加快推进和完善分类考评制度;学校要肃清学风,高度重视学术诚信教育,辅之以奖惩制度,让学生养成“伸手必被捉”的敬畏;导师应加强对学生论文写作的悉心指导和全面审核把关,甄别舞弊行为,绝不姑息和放任自流,缩小研究生“批量生产”的规模,加强精品培养;监管部门对论文买卖行为进行及时查处和惩罚,并从法规制度上不为论文买卖留有任何操作空间。而这一切的目的,都是让青年学子们在最初踏上学术之路时就明确地知晓,自律才是对学术最大尊重,而学术体系内的每个人都不能超脱于涤清学术风气的重任之外。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