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01日 星期六
去到岔道听秋风
文·高文瑞

■行吟泽畔

    来到岔道城,忽觉相见恨晚。

    从前的岔道城很残破,大部分毁坏,南城墙断成几段,东门拆平,只剩基石,西门仅存有门洞。不像现在,城墙及东西城门经过整修,外面包了砖。城砖崭新,之间勾的灰更为白亮显眼,墙下面依然用旧的基石。城墙并没包全,只砌了一半高,上面露着当年的夯土墙,更显历史价值。城上无门楼,门洞上有匾额,西门“岔西雄关”,东门“岔东雄关”,均有“万历三年吉日”题款,按旧石额制作。

    两门相比,西城门似乎更为重要,面向关外,修有瓮城。当地人说,岔道城也简称西岔。整修后的西门外没建瓮城,留有残存的黄土墙遗迹和石墙的基础。城外有用巨石铺成的石板路,经年累月人来马去,石面磨出很深的辙沟。石板路经过整修,石上辙沟还在,只是辙迹不能完全对上。向西望去,地势低洼,如同一条沟,布满鹅卵石,其实并不走水,而为当年城前古道。

    岔道城果如其名,此地处于三岔路口。明嘉靖《隆庆志》上说:“岔道旧名三汊口,又名永安甸,为口外入居庸关之要路。”这是按进京方向,如果出京至此,正好有两条路分开,清光绪《延庆州志》讲:“自八达岭而北地稍平,五里至岔道,有二路:一至怀来卫,历榆林、土木、鸡鸣三驿至宣府为西路;一至延庆州、永宁卫、四海冶为北路。”故名“岔道”。

    交通上是要道,地势上也特殊。从居庸关出京,两边是群山,中间仅一条羊肠小道,至此忽然有了一块开阔之地。《隆庆志》上记为:“自龙虎台入居庸关南口四十里,皆羊肠鸟道,至此则豁然坦夷。”这样的地形,被形容为居庸关的门户,“地当极冲”。开阔地前,岂容外敌在家门口安营扎寨,排兵布阵,在这里建起城池,也就有了重要的军事意义。《宣镇图说》上讲:“遇蓟昌有警,军门提兵移驻于此。”来敌攻打八达岭,岔道城守军可以拦腰一击或攻其队尾,使之头尾不能相顾;若来敌攻打岔道城,八达岭守军可攻击围城之敌,内外夹击。如果再借助两边的山势,来敌叩关之时,坚壁清野,设伏于两山之巅,多备石块、火器以击之,必然一举歼灭。

    因其特殊地形,扼守在关沟之北口,八达岭便有了“北门锁钥”的形象比喻,因其地势也有了“燕塞雄关”的美名。如此重要,岔道城的位置便不言而喻。“城虽平坦,逼临山险,楼墉俱砖石甃,亦足为居庸外藩。”所以“八达岭为居庸之襟喉,岔道又八达岭之藩篱也”,写《长安客话》的蒋一葵也评论,“守岔道所以守八达岭,守八达岭所以守关。”环顾群山,身临其境,令人感慨,猛然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有了切身理解。

    岔道城方位不是南北正向,而是依靠北山,顺东南方向的山势而建,也就影响了后人对东与南方位的描述,以致混淆。城经过多次修建。明嘉靖三十年(1551)因警报频乃,朝廷采纳大臣王士翘加强边关军备的建议筑城。隆庆五年(1571)又重新加固,外面砌砖。利用自然地势,北山的边墙和墩台代替了城墙,南城对面的山上也有墩台。城墙上设垛口、望口。城墙顶部墁砖,外高里低。排水槽朝向城里,不给来敌抛绳攀墙的机会。墙高3丈,城周2里10余步,设西南北三门,北为死门虚设,南北180米,东西530米。城池不是直角,而是建成圆角,有人觉得像只船,从当年绘制的地图上看,还有点儿像只鞋子。

    交通要道之上,进出京的官员,有各种公务人员,以及过往商人等都从这里经过。人流众多,带来各种商业设施的完善,什么猪店羊店骆驼店酒馆饭馆茶馆,一家挨一家。同时也就有了玉皇庙、城隍庙、关帝庙等祭祀祈祷之地。醒目的两棵古槐,长得高大。街上有石碾、石磨。重新修复的古建筑现已排列在街道两旁。新修的古井旁曾为守备署、把总署、驿站等旧址。岔道城是一座功能齐备的城池。

    岔道城还承担着重要的任务——接驾。交通要道,皇帝出京也要由此而过出。八达岭尽管雄伟,也不能让皇帝在兵城中过夜。岔道城虽小,还是安全舒适了许多。据志书记载,多朝多代皇帝多次在此驻跸。明朝宣德皇帝曾“猎于岔道”;康熙皇帝去汤泉路过,或远战出征,曾驻跸岔道;就连慈禧太后西逃,还在城里的破庙内住过一夜。

    有马道可以登城。俯视城墙,能看出新砖包砌的城墙内,还有石头砌的城墙,说明岔道城经过多次修建。这其中有“地多沙石,关墙每为山水冲坏”的自然损坏,而更多的则是在战争中的不断加固。站在城墙上,全城街景铺在眼前。四周山峰环绕,南北墩台相望,远处八达岭山峰巍峨,长城在山巅蜿蜒,扼守着要塞。秋风飒飒之时,满山树木变色,红橙黄绿,色彩斑斓,一派绚丽的景象,驻守此地的英雄将士登临城上,能无感慨,因此自古便有“岔道秋风”,为妫川八景之一,既是自然,也是要塞雄风的写照。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