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内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关注群体,那就是生病求医的患者。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病不知求医难。医改了好几年,人大代表、钟南山院士评价,全国的医疗覆盖、新农合、城镇医疗和城镇职工医疗的覆盖面非常广,而且覆盖的费用越来越高,这在全世界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范例。
但是,钟院士话锋一转又说到,医改最核心的问题,作为老百姓看起来,关键有三个衡量标准。第一个,看病贵、看病难解决了没有?第二个,医患关系改善没改善?第三个,作为医改主力军的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有没有调动起来?如果从这三方面看,我觉得改进不是很大。现在的情况,在个别方面还有些恶化,我觉得我们没有抓住医改里面最核心的问题。
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不必再引用钟南山的高见了。之前“朝胜观察”登过一篇有关精准扶贫的稿子,我觉得引发老百姓贫困的原因很多,但是比较共性的有一条,那就是因病致贫。
举个例子,有位朋友家里亲人患癌症,癌细胞已经全身转移,最后腹水了。朋友想找一家好医院住院治疗,不料受托帮忙的医院领导很为难,说这种情况政府医保给医院每个患者1万元,而这一类患者的治疗,常常会超出政府补贴的1万元。超出部分,医院就扣这个科室医生护士的奖金……
医疗改革,大概是改革开放之后较早实行的改革了。没有想到,似乎越改问题越多。类似上述老百姓就医难的例子,可谓不胜枚举。看来,医改还得改。下一步怎么改?李克强总理说,医改要从政府内部找原因。
要找的原因之一,就是改革的指导思想。朝胜来自最早的农村经济改革发源地安徽。当时在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推广到城里时,曾有过这样一句话:“包字进了城,包到哪里哪里灵”。看来,医疗体制改革也引进了这个“包”字,但似乎却不是那么对路的“包”法。一个濒临死亡的重病患者,政府就“包”一万元,超出部分“包”到医生护士的收入里,医院当然不愿收治这类患者了……
要找的原因之二,就是改革的利益分配。钟南山说,医生的收入医院只解决四成,每年几十万的收入中,有六成要靠在医疗中创收。患者不“瘦”,医生不“肥”。这种医疗体制改革,带来了今天这般医院医疗的乱局,难道还有什么奇怪的吗?中国老百姓以前的俗话说“医者父母心”,全世界对医护人员赞誉为“白衣天使”。当医患关系被改革成为金钱关系,还有父母心吗?白衣裹着的还是天使吗?
要找的原因之三,社会某些行业的评价标准乱了。从小读书,都知道有些行业是不可以赚钱的。比如,保家卫国的军队不能赚钱。曾几何时,也出现过军队经商的“改革”乱象,好在很快就被叫停了;再比如,传道解惑的学校教师不能赚钱,今天教育体制改革的所有败笔之处,都在于“鼓励”教师致富。教师面对的是学生,致富之毛从那里拔?还有选择吗?然后就是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医院医生,当医生拿患者的生命当生意做,那算怎么回事啊?
改革中的问题,只有靠改革解决。改革永远都是要损害一些既得利益者,在这种体制里培养吃香喝辣的获益者,肯定就是新改革的阻力。要想兴利除弊,就必须深化改革。改革开放几十年了,当年改革的成果,有的可能成为今天改革的负担;当年改革的队伍,有的可能成为今天改革的阻力;当年改革的目标,有的可能成为今天改革的对象……不变的只能是不断改革的行动,坚持改革的精神,勇于改革的牺牲!
不变的,只能是人民大众的最高利益!舍此,必改;不改,必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