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是对中国制造业发展方向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也是对科技支撑提出的更高要求。
此前,有媒体调查发现,我国年产粗钢逾8亿吨,却造不好用于生产圆珠笔笔珠的易切削不锈钢;我国有上千年菜刀锻造历史,高端菜刀市场却被外国品牌占据。笔珠和菜刀,“一文一武”,两件物品共同向钢铁大国提出了沉重的命题。
其实,这样的发现一点也不新鲜,依稀记得,至少在十几年前,媒体就开始讨论“8亿件衬衫换不来一架波音飞机”。这么多年过去了,波音飞机差不多还是那个价格,我国的衬衫还变得更加便宜了——因为行业遇冷,全国服装企业库存积压严重,“够国人穿三年”。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印证了,为什么我们在大飞机项目上如此孜孜以求。毕竟,靠“卖衬衫”换飞机的生意,尽管不仅开始就吃亏,以后还会越来越难做了。
制造业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弱……这些问题早就困扰着我们了。有远见卓识者,从一开始就提出,要谋划大格局,不急于挣容易的快钱,从战略上规划国家的制造业发展。这样的思路是好的,一开始就这样做,现在也会有很好的结果。但是,要在现实中做到,何其难得。中国的制造业基础非常薄弱,30多年前,中国钢铁还不能满足国家发展建设的根本需要,农业也不能满足基本的温饱需求,制造业也基本上是工匠为主,只会简单加工的工匠而已。改革开放以后,我们通过“三来一补”引进世界制造业,也开始逐步了解到制造业“天外有天”。
说这些,不是为所谓的“科技懒惰”开脱,而是我们在为现象焦虑的时候,也要看到其背后的历史局限。吃螃蟹的时候,一般人总是先吃容易的蟹黄蟹膏,其后才是剔蟹肉,再发展就是专门吃螃蟹的工具“蟹八件”。治大国若烹小鲜。工匠精神也是如此。这些年我们的发展,是实现了用机器代替工匠,实现了制造的又快双好,不仅让发达国家享受便宜工业品,非洲落后国家的老百姓都能用中国产的几十元的手机,满足基本的通讯需求。
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需要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但这样的工匠精神不是回到工匠状态,而是在新科学技术和制造业产业链支撑下的钻研精神。我有一个朋友在深圳做无人机,这两年做得非常不错,不断推出新产品。他告诉我,如果他有一个想法,在深圳电子产品配件市场走一圈,什么样的货都能拿到。一旦他研制测试成功,想投产一款产品,在很短的时间内,相关的配件都能进入流水线程序。这种条件比在美国和日本还要便利。这背后是什么?是珠三角代工企业长期积累下来的产业基础,一旦有了技术上的突破,就可以迅速实现产业化生产。
所以,面对国外的产品,我们确实需要反思自己过去发展中过于追求眼前利益的问题;同时,我们也不能妄自菲薄。要看到,我们有着不错的产业基础,“穷则思变”,我们也有辗转腾挪的巨大空间。而这,需要制造者的钻研精神。另外,就是知识产权保护要加强,少一点山寨,多一些尊重,让工匠产品真正卖出精品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