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4日 星期六
给“《琅琊榜》热”泼点冷水
文·杨 雪

    今秋,一部沉稳之余不乏飘逸、画面透着水墨气质、演员颜值爆表剧情却不过多掺杂感情纠葛、架空历史又比许多历史正剧显得更端庄的古装剧俘获了观众的芳心——各路娱评家总结出如此多的优点,一口气数来都有些费劲。的确,自从这部制作精良、表演走心、构图精美的《琅琊榜》热播以来,收获了几乎一致的好评,男女老少都对这种浮躁时代的精雕细琢很是买账。

    前几天看到常给嫦娥副刊供稿的某位作者在朋友圈里发牢骚,大意是说《琅琊榜》这种电视剧怎么能火成这个样子呢,观众的历史不会都是体育老师教的吧。我随即手工点赞留言表示支持,而事后他却无奈地向我“哭诉”:那天遭到圈里一顿臭骂,只得我一人挺他。这位作者乃是历史爱好者,难免有些清高,当然看不上这些空洞无物讲究上位的厚黑学,如此遭到群起而攻之,还真是挺委屈。

    我还没看《琅琊榜》,也不打算看,与对待《甄嬛传》的态度一样。所以我无法对电视剧本身妄加评价,且当它们真如口碑和好评一般,没有掺多少水分。但我仍然怀疑这种模式存在的合理性——即使是良心制作的优质电视剧,至不至于得到如此之高的褒奖和追捧?这是投资方成功营销炒作的结果,还是观众长久以来被浮躁、泡沫和烂片裹挟,一旦遇上一点点的严肃和业界良心,就大有久旱逢甘霖的快感?

    日前,朴树发布长微博表达了对艺人行业的不满,言辞颇为尖刻——“从一开始,就厌恶这个行业,并以之为耻”“与这行业若即若离的那些年,被裹挟着,半推半就着往前走,边抗拒边享受着它给予我的恩惠” “一度沾沾自喜,而且颇有些年迷失其中,沉湎于享乐,无力自拔。直到老天爷收走了赋予我的所有的才华和热情”。虽然音乐和影视各有其生产特点,但文艺圈的门门道道大体殊途同归。从一个创作型歌手对其行业的妥协和深恶痛绝,可以观照出影视乃至文艺创作的江河日下。借用朴树的描述,就是“保守,短视,贪婪,僵死,像涂脂抹粉的尸体。甚至比起二十年前更加无耻。”

    《甄嬛传》《琅琊榜》都讨到了满堂彩,接下来,这种成功、成熟的模式可能会引起争相效仿。可是,对此等小恩小惠的满足是观众真正需要的吗?观众的品味就不能更上一层楼吗?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