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专业百分之百可以选择,所有的发展路径百分之百可以选择,所有的课程百分之百可以选择。”日前,南京大学学生工作处索文斌做客人民网时表示,南京大学的同学只要达到专业的准入和准出标准,就可以进入到一个专业去学习。对即将踏入高考考场的学子来说,这是个好消息,更是一种纠偏。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其中蕴藏的道理放在大学生的专业选择上,大体不差。选对了满足兴趣的专业,可乘风破浪会有时,选错了专业或者不慎被专业强制,就可能出现“强扭的瓜不甜”,对个体来说,难免失意失落,甚至影响人生的走向。而在高考即将临近的当下,如何选一个好学校报一个好专业,自然成为学生、家长和学校共同关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多数大学比较死板地限制学生专业挑选,这与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和思维方式有关。高校公布招生计划,学生通过高考志愿填报专业,看似合理,实则是一种严重不对称的博弈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学校“分配”学生到各个专业。一旦到了某个专业,学生除了接受别无选择,专业选择权被长期悬空和搁置。这实际上就是很少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和权利。从设置专业、课程到招生入学、人才培养,都主要是政府和高校预先设计好的,学生入校后几乎没有更改的余地。
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曾建议:“应使学习者成为教育活动的中心……学习者,特别是成人学习者应该能进入适合于其程度的教育体系,并挑选他感兴趣的选修学科。”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也规定:学生可以按学校的规定申请转专业,学生转专业由所在学校批准。但吊诡的是,这成了一种讽刺,因为每年能成功实现转专业的学生少之又少,且不少高校的规定限制颇多,相当烦琐。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高校只是高等教育服务市场的竞争主体,学生才是人才市场的主体,直接面对其他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他们对人才市场的变化更为敏感,学生的专业选择更能体现人才市场的变化规律。尊重学生的专业选择权,亦是尊重市场的力量。
现代社会基于“专业—行业”进行分工,不同专业的学生将来所从事行业的发展前景和人生道路完全不同,专业选择限定着未来可能的职业选择和流动方向。可以说,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教育成效、学生心声来看,确保学生享有专业选择权,让选择权落地都是一种必须。尊重学生专业权是大方向,也是“所有的专业百分之百可以选择”的深层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