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教授火了,虽然不是以她希望的方式。近日,有报道称家庭教育专家、清华大学教授王晶的调查发现,孩子能考上清华的核心原因是高智商。毫无意外,这项调查成果立即招致诸多反驳。舆论来势之汹涌,使清华大学也不得不出面,撇清与王晶的关系。
老实说,第一眼看到这条消息也是愤懑不已。但静下心来从统计学角度分析,不得不承认调查结果合乎逻辑。调查称考上清华的核心原因与家庭背景无关,正说明教育改革在公平性方面的成果;与个人努力程度无关,则说明教育之多样性。而清华学子智商相对较高也不难理解。作为国内最顶尖学府之一,按照一路掐尖的考试模式,聚集的怎能不是头脑聪慧的年轻人?
尽管合乎逻辑,这项调查结果饱受非议却不意外。王晶公布调研结果的目的,是让家长承认个体差异,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可现实中,成才之路往往只有名校校门那么宽,承认差异几乎等同于承认失败。
我们的孩子在踏入小学校门起,便浮沉于各种考试,为若干年后进入名校百般努力。其中原因,不过是“唯学历论”盛行,一份名校毕业证书意味着更高的职业起点、更顺利的晋升历程。某网站近日发布的“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也佐证着学历的重要性。在这份不太光彩的榜单中,“上榜”高校多达210所,“唯学历论”催生出的巨大“文凭”市场令人惊叹。在这种背景下,承认上名校靠智商,承认个体差异,无异于宣布自甘选择一段更为艰辛的人生旅程。
退一步说,假设真有家长承认个体差异,结果又会如何?我们的学校能否因材施教,挖掘和培养孩子的其他特质?我们的教育体系能否甄别智商之外的这些特质,让孩子在更好的教育条件下成长?很遗憾,答案是否定的。在当下以考试为目标的教育体系中,很可能的结果是,承认了差异,孩子仍然无法循着自身特有的途径成长、成才。
王晶的调研确实存在各种不足,比如调研样本不够大、智商也并非与家庭条件完全无关等等。但除去这些不足之处,其结果仍值得我们思考。在回答什么孩子能上清华这个问题之外,她留下了更值得思考的问题:除了进入名校,成才还有什么路径?除了智商,我们的教育还能甄别和培养孩子的什么特质,让孩子真正成为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