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我们的初衷是希望他们下基层,特别是到农村去,但三年来现实与初衷差距很大,只有很少的毕业生兑现了承诺。”
去年,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委员上交了一份反映“免费师范生”难下基层问题的提案,但至今难以落实。
在他看来,2007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政策核心有两个:一是“国家免除这些师范生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等,同时实行‘双向选择+保底分配’政策,免费师范生一般回生源所在省份自由选择中小学任教,也可以享受当地省级政府分配的‘编制岗位’。”另一方面,“免费师范生要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10年以上;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二年。”
马敏说,“免费师范生”政策实施以来,出现了两个“现象”:一个是经济发达地区“免费师范生”大大饱和,而欠发达地区冷冷清清;一个是省市学校应聘毕业生络绎不绝,县特别是农村学校门庭冷落。
“‘免费’最有可能吸引的是那些家境贫寒、上不起大学的学生,却不一定能使他们再下基层,回农村。”马敏说,“就我们学校的调查来看,到县级以下乡村地区任教的免费师范生很少,一大半都到了县级以上城市。”
马敏认为,“他们不愿意回到基层,特别是农村,哪怕缴纳违约金”,“这些学生以高出重点线至少二三十分的成绩考进部属师范院校,梦想着通过读书跳出‘寒门’。4年大学毕业后再回到落后的家乡从教,他们害怕舆论压力,也有自身的经济压力。在基层从教10年,发展和深造问题也让免费师范生不愿‘下去’和‘留下’”。
“《办法》规定免费师范生只能免试攻读教育专业学位硕士,不能攻读学术性硕士和博士学位。这不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马敏建议:“在保证履行服务义务的前提下,允许成绩优秀的免费师范生通过考试录取可以攻读学术性硕士和博士学位,在取得相应学位后再履行其服务教育战线的职责,打通免费师范生的未来成长空间。”
“一部分师范生认为,10年服务教育战线和2年服务农村期限过长。”马敏说,“建议时间是否可以调整,不要把这批人的前途‘锁定’了。”
对于解决免费师范生的收入问题,马敏认为:“可多管齐下来解决。一是国家划拨部分经费,二是就读高校在免费师范毕业生回校集中学习期间,给予一定伙食补贴。”
(科技日报北京3月1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