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13日 星期四
龚克代表:拔尖人才是“拔”不出来的
本报记者 罗朝淑

    ■两会直击

    “‘拔尖人才’是‘冒’出来的,而不是‘拔’出来的。视学生为‘被教育者’的培养机制,很难让优秀人才‘冒’出来。”南开大学校长龚克代表11日下午对科技日报记者说。

    下午四点多,已经超过了规定的采访时间,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的访谈室里,一场有关“教育改革”的集体访谈却远没有结束的迹象。龚克被接二连三的“最后一个问题”摁在座位上。

    对科技日报记者关于“钱学森之问”的提问,龚克直言不讳:“有人试图以深化专业教学和训练培养创新人才,其实工具化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是南辕北辙的。大学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要修正‘以知识和技术为本’的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因为创新人才首先应该是高素质的‘人’,然后才是‘才’。”为了印证自己的观点,龚克以“博雅教育”为例说:“世界上一流大学实行的博雅教育等,其实就是着眼于人的素质提升,贯彻的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教育不是要灌满一桶水,而是要点燃一把火。创新型教育模式的形成要在教育理念、管理体制、培养方式等诸多方面下大力气。”龚克认为,大学要真正成为新观念、新知识、新人才的源泉,就必须彻底摒弃功利化的办学趋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

    龚克认为,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是大学的使命,也是社会的共同期待,但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创新是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创新型人才也不会在一朝一夕涌现出来。所以解决‘钱学森之问’不能这么着急,只要大家静下心来踏踏实实搞教育,提高学生素质,就一定会出优秀人才。”(科技日报北京3月11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