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艳
您离开我们已近三个月了,这三个月以来,在世界各地,仍有数不清的人们正在研读着您的著作,受益于您在应用数学、物理学、天文学领域开创的理论和留下的研究成果。
当然更让我们受益的,是您严厉、严谨、单纯地不懈地追求科学的精神。
五十年前,您曾经对著名历史学家何炳棣说:“咱们又有几年没见啦,要紧的是不管搞哪一行,千万不要做第二等的题目。”这句话令何先生深为赞叹。
永远做第一等的题目,您一生都在践行这一目标。
二十多岁时,您独辟蹊径,解决了流动稳定性难题,震惊世界,赢得“不稳定性先生”的美名;五十多岁时,您从流体力学转向天体物理学,创建了密度波理论,解开了困扰人们多年的星系螺旋结构之谜,震惊了当时的天文学界;您86岁回国建立清华大学周培源应用数学研究中心,将理论生物学中的“蛋白质折叠”作为研究领域,钻研生物学知识,揭开蛋白质结构之谜。
“国际公认的知名应用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人们初见您的简历时,总要不可置信地问:怎么可能同时是这么多领域的著名科学家?是不是弄错了!
2010年,94岁高龄的您为清华大学学生讲课,告诉他们,做科研始终要“赶时髦”,研究自然科学是没有终点的,可以作为一生的目标及一生的事业。
您在清华园里开始了自己的学术生涯,并在这里度过了人生最后的时光。清华大学科学馆里留下了您忙碌的身影,初时挺拔的、后来坐着轮椅依然坚持着的身影。
您的学生依然记得他做了不太精彩的综述之后您的勃然大怒,也记得您每周四来研究中心主持课题讨论,风雨无阻与他们长时间交流。您的点点滴滴影响着他们的人生、他们的研究。
在您走后,许多清华的学子们到科学馆吊唁。他们中的许多人并没有与您打过交道,只知道您曾经做出了许多了不起的成绩。
一位您的晚辈在网络上留言,他说,这世上,总有一些人,他低调、谦卑,但影响着这个世界,不同时代的人怀念他,感谢他——林先生就是这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