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震 杨硕
咳嗽、发烧、头痛……最近,除了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病毒集体扎堆凑热闹。但其实,除了这些病毒外,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细菌也可以引起呼吸道感染,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
这么多种病原微生物,该如何快速鉴别病原体类型,为临床早期诊治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呢?这就需要我们先了解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特点。
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有各自特点
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毒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流行性感冒病毒。属正黏病毒科,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和乙型较为常见。甲型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可以进一步分为H1N1、H3N2、H5N1、H7N9等亚型。潜伏期短,多为1—3天。
呼吸道合胞病毒。属副黏病毒科,只有一个血清型。婴幼儿及儿童普遍易感,人体感染后不能产生永久性、特异性抗体,因此可能出现反复感染。
副流感病毒。属副黏病毒科,是引起轻型流感样症状的呼吸道病毒,人群普遍易感,婴幼儿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潜伏期2—5天。
腺病毒。属腺病毒科,人群普遍易感,各年龄段人群均可感染腺病毒,但婴幼儿、老年人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青壮年群居者及医护人员更易感。潜伏期一般为3—10天。
柯萨奇病毒。这是一种肠病毒,分为A和B两型,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人体,人类感染柯萨奇病毒易引起疱疹性咽峡炎和非麻痹性类脊髓灰质炎等改变。潜伏期一般为1—3天。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冠状病毒,存在多种变异株,人群普遍易感。大多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潜伏期是3—7天,个别患者潜伏期比较长,可以达到14天。
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细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也可导致其他呼吸道感染和血液感染。
肺炎克雷伯菌。通常引起肺炎和尿路感染,一些菌株可能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
流感嗜血杆菌。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尤其是在儿童中。
嗜肺军团菌。可能引起重症肺炎,主要通过水源传播。
另外,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均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是引起青少年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潜伏期较长,一般为2—4周。
不同类型的病原体适用不同的检测方法
病原体的检测对于及早诊断、治疗和控制疾病的传播至关重要。目前,病原体检测主要包括抗原检测、抗体检测和核酸检测。
抗原检测是指通过检测样本中的病原体特定抗原来确认感染类型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快速,标本类型常为鼻咽拭子、口咽拭子,适用于急性感染的早期筛查,方便居家自测。但是抗原检测灵敏度相对较低。
抗体检测主要通过检测人体血液中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水平,来确认曾经感染或现症感染。临床上主要检测特异性IgM和IgG两种抗体类型。IgM是最早出现的抗体,一般在感染后1周左右出现,2—4周左右达到高峰后逐渐降低,维持时间较短。因此,病原体特异性IgM检测可用于急性感染或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
IgG型抗体出现晚于IgM,但持续时间较长,通常提示既往感染或用于群体流行病学调查。临床上可结合抗体含量的动态变化,采用双份血清样本检测病原体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第一份样本应尽早在发病初采集(急性期),第二份样本应在此后2—3周采集(恢复期),若第二份样本中特异性IgG抗体的滴度高于第一份样本的4倍以上,则对急性感染性疾病也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需要提醒的是,抗体检测存在假阴性或假阳性可能,应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核酸检测主要通过分析病原体的核酸序列来确认感染。呼吸道感染的标本类型主要为鼻咽拭子、口咽拭子、痰液标本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等。
这种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准确性高,尤其是在感染早期或低病毒载量的情况下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但是核酸检测通常对检测设备、人员资质和实验室条件均有较高要求,且检测时间相对较长。
目前,市面上开发的一些检测试剂盒,有的可以用于自测,有的则需要专业人员上门服务。如果发现自己有不适症状,但又不愿意去医院检测,可以通过这些检测试剂盒来作出初步判断。
(第一作者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检验科技师,第二作者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