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9日 星期五
目前,我国慢阻肺总患病人数约1亿人,60%的早期慢阻肺患者都没有咳嗽、咳痰、喘息等明显症状,因此慢阻肺的漏诊率高达70%——
别忽视沉默“杀手”慢阻肺
视觉中国供图

    □ 富精雷 衣晓峰 科普时报记者 李丽云

    年逾五旬的王先生有着20多年烟龄,最近一段时间,他早上起床时经常咳嗽、咳痰,起初以为是咽炎,并未引起重视。谁知后来还逐渐出现胸闷、气短的情况,爬三四层楼梯就会感觉气喘吁吁,心跳加快。肺功能检查结果显示,王先生已是中度肺功能受损,最终他被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慢阻肺”。

    中国老年医学会老年综合评估分会委员、黑龙江省老年病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医师侯雪梅介绍,肺的性格很内向,平时不声不响,沉默寡言,可一旦耍起脾气来,却能给身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肺部疾病在初期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中晚期会造成严重的并发症,有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慢阻肺漏诊率高达70%

    最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以哮喘和慢阻肺为代表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已严重影响居民健康水平,给公共卫生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目前,我国哮喘患病总人数已高达4570万人,慢阻肺患病人数约1亿人。在众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人群中,只有28.8%的哮喘患者曾在就医时得到过明确诊断,而慢阻肺的漏诊率也高达70%。

    “这是因为慢阻肺在初期时,通常对正常生活没有多大干扰,不耽误工作和学习,因此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侯雪梅解释,肺脏有很强的代偿机制,60%的早期慢阻肺患者都没有咳嗽、咳痰、喘息等明显症状,这是容易漏诊和误诊的主要原因之一。

    慢阻肺的诱因是持续性的气流受限,比如因长期吸烟或长时间吸入某些有害气体,导致气道形成慢性感染,造成气管堵塞,使肺功能逐步恶化。当慢阻肺进入终末期时,患者才会显现出活动耐力不足和其他问题。比如,吃饭、穿衣等这些简单动作会诱发气促和喘息,甚至说一句话,中间也可能需要多次休息。

    “遗憾的是,肺功能损害往往会一直呈进行性发展。目前的医疗手段只能控制病程进展,却无有效的根治方法。所以,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至关重要。”侯雪梅强调。

    早期干预才能防止病情进一步演化

    侯雪梅说,早期干预与稳定期积极治疗,才能防止慢阻肺患者病情演化到终末期。通过正确的医疗手段进行干预,才能阻止患者生活质量断崖式下降。生活中,以下人群要尽早开始、重点跟踪肺功能情况:有慢性咳嗽、咳痰,以及气短喘息等呼吸困难症状者;无呼吸道症状,但大量吸烟和被动吸烟人群,以及特殊环境中工作的人,如矿工、电焊工、环卫工、泥瓦匠、厨师等;患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有慢阻肺家族史的人群及年龄大于40岁的人群。

    侯雪梅透露,肺功能下降,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吸烟。烟草中含有上千种有毒物质,会促使人体免疫功能和呼吸机能每况愈下。由于吸烟是慢阻肺最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如不能及时戒烟,即使接受规范治疗,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预防和治疗慢阻肺最好的措施就是不吸烟或戒烟。

    其次,合理运动也十分重要。慢跑、徒步行走、打羽毛球和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可提高肺活量、改善膈肌功能等。但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被破坏后,限制了运动能力,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运动。日常可以勤练伸懒腰、深呼吸等,锻炼呼吸肌肉。

    日常生活中,还可以多多练习腹式呼吸。采用立位,放松腹肌。呼气时,用口缓慢呼出,同时收缩腹部肌肉;吸气时,用鼻缓慢吸入,尽力挺腹,但胸部保持不动。每分钟呼吸7至8次,每天练习2至3组,每组5至10分钟,熟练后再逐步增加次数和时间。

    此外,定期体检也很有必要。对于肺功能检查的间隔时间,不同人群有不同要求。初次确诊为哮喘和慢阻肺的人群,建议每月复查,病情稳定后可每2至3个月评估一次。存在其他危险因素的人群,需增加检查次数。年龄4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常规体检一次。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