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09日 星期五
竹简趣话
□ 陈国凡
视觉中国供图

    在汉代造纸术发明之前,竹木简可谓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文字载体。《尚书》中《多土》篇有“唯殷先人,有典有册”的记载,甲骨文中有不少“册”字。册字本义是系有两道编绳的竹简,很形象。

    非一般的竹子不能做竹简。竹简得选择生长期3年、枝干挺直纹理细致、节长而皮薄的成竹。竹简做工精细:先将竹子剖成等宽竹片,把毛茬磨光,放入加有防虫蛀咬药物的锅里煮。取出冷却,再将竹片置于火上烘烤,把原有的汁液蒸发,烘烤过程中,竹片颜色由青色变为黄色,即“杀青”。因竹片表层的青皮富含油脂,直接用墨水写上,墨迹无法渗透,故还得“刮青”,顺着竹片的纹理刮去表层的青皮,如此,墨迹能往里渗透,字迹就不会轻易被擦去。这“刮青”是“杀青”得名的另一种说法。迄今未发现用刀具雕刻的竹简,大概是考虑到用墨书写的好处,就是可以随时修改——写错了,用平板刀具刮下重写即可,很是方便。

    “杀青”时,竹简不停冒水,凝结在表面,如同出汗,是为“汗青”,指代书籍或历史。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已成为千古名句。而“杀青”,今意为定稿或完成。之后进行二次裁竹,裁成宽窄合适、长度一致的样式,再进行打眼和编册等工序。单支竹简称“简”,将两支简排整齐后用绳子连接起来叫“册”,很多册圈起来叫“卷”,数卷内容合成一个单位成“篇”,把篇摞在一起叫“束”。

    竹简一般不大宽,常规在一厘米左右,正好写一行字,此类简称之为“札”;2厘米宽的,可写两行字,就叫“两行”;更宽的有6厘米,叫“牍”。

    有个成语叫“韦编三绝”,形容学习勤奋,故事说的是孔子晚年爱读《周易》,一遍遍翻动卷册,把连穿竹简的牛皮带都断了好几次。用以连接竹简的割成条状的熟牛皮叫“韦”。为使竹简能被捆牢,竹简右侧刻有三角形小口,韦从小口穿过,再绑紧扎牢。简册一般用两根韦捆绑两端即可,这叫“二道编”。不管采用多长多宽的竹简,一本书得用很多竹简,沉重并浪费资源。所以,纸的发明意义重大。

    成排的册开头的两根竹简叫“赘简”,正面不写字,而在背面写。第一根背面写篇名,第二根背面写书名,正文从第三根开始从右到左写,写完后,以最左侧一根做轴向右卷成一个卷轴。这很巧妙,两根赘简因为在背面写字,成卷后正好压住变成正面,也就成了书的封面。

    用竹简写字,最好先想好韦的位置,否则先写后编,字会被遮住。著名的居延简《永元器物簿》就是这样。先编后写,遇到编绳就跳过去,即可避免此问题。当然,如此一来,绳子腐朽之处显出了一道白,显眼且漂亮,万黄丛中一点白。

    竹简毛笔的使用,一改甲骨文的瘦长形态,而宽简,更推动字体渐渐演变成矮胖形“蚕头燕尾”的隶书。“隶乃篆之捷”,隶书可说是书写者对篆书的简化。

    公元404年,东晋权臣桓玄下令以纸代简:“古无纸,故用简,非主于敬也。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竹简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它的出现,才得以形成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同时也使孔子、老子等名家名流的思想和文化能流传至今。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