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博物院金黄色琉璃瓦 视觉中国供图 |
非遗文化之窗
作为我国传统的建筑材料,琉璃瓦造型精美、富丽堂皇、流光溢彩、坚固耐久,自古以来备受人们喜爱。
琉璃也称“瑠璃”,为古人冶炼青铜时的“意外惊喜”——因冶炼青铜需1080℃,其矿渣中出现了琉璃。后来,古代匠人就用马牙石(即方解石),加入硝、铜铁、汞等烧制,得到了琉璃。
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古人就掌握了琉璃制作技术,到北魏时才开始用琉璃制瓦。古建筑的屋顶材料一般包括琉璃和陶瓦。普通陶质瓦,又称布瓦,其质地粗糙,吸水性强。早期古建筑屋顶一般使用布瓦,雨雪天气时,容易大量吸水,增加屋顶的重量,对于宫殿建筑而言,会直接危及建筑物安全。在寻找替代布瓦的建筑材料过程中,琉璃瓦应运而生。因为琉璃瓦釉面光滑,不但不吸水,反倒利于排水,也不增加屋顶重量,让建筑安全有了保障。加之它厚实耐用,抗折抗压,防酸防腐蚀性好,使用年限相对较长。所以,琉璃瓦在古建筑尤其是宫殿建筑屋顶得到了广泛应用。
到唐朝,琉璃釉突破技术关,产生了闻名于世的唐三彩。李商隐诗云:“碧瓦衔珠树,红轮结绮寮。”“碧瓦”则指绿色琉璃瓦。大明宫出土的琉璃瓦,绿色居多,色彩绚丽,瓦质坚实,充分说明琉璃瓦为皇家建筑必备之物。到宋代,琉璃瓦制作技术进一步提高,对其制作制度和尺寸作了规定。明清时期,琉璃瓦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以瓷土为胎,有白、浅黄、深黄、棕绿、蓝、紫、黑等多种色釉。北京的宫殿、坛庙与陵寝建筑,构成了壮观的琉璃瓦阵。
纵观我国琉璃瓦发展,器型由粗大到精巧,釉面由单调古朴到色彩光亮多样。由于我国古代封建等级制,屋顶用瓦也有等级:黄色琉璃瓦为最尊,专门用于皇家和庙宇;绿色琉璃瓦次之,用于亲王世子和群僚;一般地方贵族使用布筒瓦,劳动平民只能用布板瓦。因此,民间鲜见琉璃瓦的身影。
琉璃瓦分筒瓦、板瓦、脊瓦、滴水瓦、兽头、宝顶等多种。其中,筒瓦断面呈半圆形,铺设时向下覆盖在左右两块断面成弧形的板瓦上;当屋顶铺成后,筒瓦搭接成隆起的棱,而板瓦则搭接成凹陷的沟;铺在檐口处的一块筒瓦有圆盖盖没,称为勾头;铺在檐口处的一块板瓦前端下边连着舌形板,称为滴水。不同规格的琉璃瓦,彼此咬合,层层叠叠,一直延伸到屋檐末端的勾头,连接成密不透风的保护伞,为建筑遮风挡雨。应用于宫殿、寺庙、凉亭、游廊、塔、门楼、水榭等古建筑中,集实用、美观、大气于一身,沿用至今。
琉璃瓦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过原料处理、成型、干燥后,高温下烧成,在瓦胎体表面施加釉料,并进行第二次烧制以获得光亮而又黏接牢固的釉面层。从化学原理看,其主要成分有氧化铅、二氧化硅、氧化铜等。其中,氧化铜是呈色剂,它采用铅丹作助熔剂,主要着色剂是煤、铜、锰、钴等金属氧化物,在氧化气氛中烧成,铁使釉呈黄色,铜使釉呈美丽的翠绿色,锰使釉呈紫色,钴使釉呈蓝色等,以形成丰富的色彩。
其制作过程并不简单,一般需烧两次,先素烧成型,再加釉烧上色。素烧对温度控制非常严格,温度太高,则瓦面板结瓷化,气孔太少,这就加大了之后挂釉的难度,若釉的厚度不够,成品的色泽就显得寡淡、不庄重,且起伏不平。将素烧的坯胎施釉,入窑色烧是最为变幻莫测的一环,煅烧的温度哪怕稍有不同,出窑的琉璃瓦便会显现出不同的色彩。
经过火的洗礼,被锤炼和雕琢的黏土犹如凤凰涅槃,变成五光十色的琉璃瓦,给原本略显灰暗的屋顶涂上“彩妆”,令其形象顿时大为改观,散发出灿烂夺目的光彩。正如梁思成先生所言:“历来欧洲的建筑师对于屋顶,多是遮遮掩掩,仿佛取一种家丑不可外扬的态度。中国人对于屋顶的态度却不然。我们不但不把它遮掩,而且特别标榜,骄傲地、直率地,将它全部托起,使之成为建筑中最堂皇最惹人注目之一部。除屋顶外,如门窗墙壁,以至影壁牌楼等等,亦常用琉璃建造。琉璃瓦之施用,遂成为中国建筑特征之一。”
2008年,琉璃烧制技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砖一瓦浸润工匠们的汗水,一泥一火诠释匠心与敬畏。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昔日的皇家建筑专用建筑材料,如今也在民房和仿古建筑上广泛应用,使琉璃瓦这一古老建筑材料又焕发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