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的黎女士,因头疼和视物不清前往医院就诊,被诊断为脑胶质瘤。手术治疗后,其症状得到了很大缓解。
出现颅内压增高和神经功能缺失要警惕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一般认为是神经胶质细胞或前体细胞突变形成的肿瘤,可能与暴露于高剂量电离辐射、高外显率基因遗传突变、特定细菌或病毒感染、长期食用亚硝酸盐食品等有关,发病年龄大多在21岁至50岁之间。
我国成人弥漫性脑胶质瘤的发病率为每年5-8/10万,在全身肿瘤中5年的病死率仅次于胰腺癌和肺癌。根据细胞种类不同可将成人弥漫性脑胶质瘤分为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等多种类型,不同细胞类型的成人弥漫性脑胶质瘤的发病率各不相同,其中以星形细胞瘤最多见,其次为少突胶质细胞瘤。不同细胞类型的脑胶质瘤所对应的治疗效果和预后也不同。
患者发生脑胶质瘤后,通常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的症状:一是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如呕吐、头痛、视力减退等;二是脑组织被肿瘤压迫和破坏所产生的局部症状,如神经功能的缺失。
世界卫生组织按照肿瘤的恶性程度将脑胶质瘤分为1至4级,1级、2级为低级别脑胶质瘤,3级、4级为高级别脑胶质瘤。级别越高,恶性程度越高。低级别脑胶质瘤患者,超过半数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根据肿瘤的位置不同,可伴有失语、运动障碍、视野障碍、认知障碍、记忆力减退等,其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出现相对较晚。恶性程度最高的胶质母细胞瘤生长迅速、病程短,颅内压增高的症状相对明显,可出现头痛、呕吐、语言障碍、视盘水肿、精神改变和偏瘫等,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个别患者因肿瘤出血,可导致病情突然加重,表现出卒中样症状。
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
脑胶质瘤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头部CT及MRI等影像学诊断。病理学诊断则是诊断的金标准。
依据脑胶质瘤诊疗指南(2022版),脑胶质瘤的治疗需要针对肿瘤位置、大小等特点实施个性化的手术切除,并根据病理学特点采用相应的后续辅助治疗方案,如放疗和化疗,起到延长患者生存期的作用。
对于MRI影像学表现为低级别脑胶质瘤的患者,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在保留重要的功能结构的同时,尽可能地切除病灶。
对于MRI影像学表现为高级别脑胶质瘤的患者,手术的目的主要为降低肿瘤负荷,减轻由高颅压和压迫引起的症状,维持较好的生存状态,创造辅助放、化疗条件,尽可能延长生存期。高级别脑胶质瘤呈浸润性生长,术中将肿瘤完全切除常常比较困难。新型手术辅助技术,例如神经导航、术中超声、术中MRI、肿瘤荧光显像等可帮助医生判断有无肿瘤残留,从而实现肿瘤最大范围安全切除。
新技术为治疗带来新希望
脑胶质瘤的治疗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重点和难点。由于肿瘤常与正常脑组织分界不清,并且大多位于脑功能区,肿瘤切除率及患者功能的保存之间常常相互矛盾,患者术后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技术让脑胶质瘤治疗更加接近现代精准神经外科要求。
激光间质热疗。激光间质热疗是现代精准神经外科的产物,它是MRI下的一种经皮微创手术,依靠光纤传导近红外激光产生热能作用于相应的位点,可以选择性地消融病灶部位。该技术最大优势在于,不用开颅手术即可在MRI的实时引导和监测下,实现对脑深部病变的精准消融治疗。激光间质热疗目前被用于一些局部复发性脑胶质瘤的个性化治疗。目前激光间质热疗治疗脑胶质瘤不断有新的研究进展,我国也在开展相关临床研究。
靶向治疗。新型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是未来脑胶质瘤治疗的重要手段。新型靶向抑制剂可以选择性地抑制下游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上的关键效应分子,从而起到抑制脑胶质瘤生长的作用。然而,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肿瘤微环境的复杂性、肿瘤组织的异质性以及药物耐受性,这种疗法的治疗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不过,生物标志物的应用使信号通路的富集效果更好,并且,随着近年来一些新型给药方式如3D打印植入物、药物输送技术等的兴起,提高了未来靶向治疗的可行性。因此,生物标志物检测指导下的靶向治疗,有望成为脑胶质瘤个性化精准治疗的理想武器。
电场治疗。电场治疗主要是利用电场环境阻断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从而达到干预癌细胞增殖的作用。该疗法对肿瘤细胞具有高度的选择性。近年来,研究表明,电场治疗还可以影响DNA修复、免疫应答、细胞渗透性、血脑屏障渗透性等一系列生物过程,因此具有广泛的作用机制和治疗潜力。临床前研究表明,应用了电场治疗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以及动物模型,可以提高化疗的敏感性,将电场治疗加入化疗比单独应用化疗的患者有更长的生存时间。
免疫治疗。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免疫治疗可对多种肿瘤有效。目前,几种有前景的免疫疗法,如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溶瘤病毒及肿瘤疫苗等正在临床实验中。
总之,对于不同类型的脑胶质瘤,需要采取不同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才能让患者生存时间不断延长,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作者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肿瘤外科四病区副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