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1日 星期五
丑陋的“芥疙瘩”
□ 梁永刚

    豆棚瓜架

    初冬菜蔬中,数芥菜的长相最丑陋,矮胖敦实,一脸坑洼,笔者的豫中家乡称其“芥疙瘩”,因其芥辣味儿十足,又叫做“辣疙瘩”。

    同为根茎菜蔬,出落水灵的白萝卜就格外讨人喜欢,即便是生吃也清脆甘甜,芥菜疙瘩则不然,一脸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皮糙肉厚,硬若牛筋,甭说生吃了,凑近就有股子冲鼻的辣味。元代王祯在《农书》中描述:“其气味辛烈,菜中之介然者,食之有刚介之象,故字从介。”

    豫中乡间,各家菜园遵循“头伏萝卜二伏芥,三伏里头种白菜”的古训,秋末冬初便大获丰收。萝卜白菜可热炒、凉拌、腌制,也可搭配众菜,成就了一段段食坊佳话。芥菜疙瘩却与众菜格格不入,可谓菜蔬家族的另类。乡谚:“不怕门门通,就怕一门精。”芥菜疙瘩的独到之处,便是成了让萝卜白菜望尘莫及的经典咸菜食材。笔者老家一带,有冬储白菜萝卜的传统,萝卜多采用窖藏或者土埋,白菜则倒挂在房檐下,靠着外面的枯叶抵御寒冷。而芥菜疙瘩的归宿不是在土中,也不是在墙上,却是被腌制在坛坛罐罐里,发酵成岁月的醇香味道,渐次走入百姓的粗瓷大碗,成为舌尖上的风味小菜。

    每逢深秋时节,笔者便见乡邻们从墙旮旯搬出满是灰尘的腌菜缸,洗刷干净,放日头下晾晒几天,等着芥菜疙瘩下来,腌上一缸准备过冬的咸菜。家乡腌制芥菜疙瘩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囫囵个或者切块腌制,省事又耐吃;二是切成芥菜丝儿腌制。先说第一种,刚出土的芥菜疙瘩青气大、辣味重,立即腌制味道苦涩、口感差,必须洗净控水,削去斑块,拽掉须根,晾晒至半干发蔫儿,方可晒出青气和辣味。过去没精盐,腌制时用的是俗称“盐疙瘩”的大粒盐,比例大概是1斤盐腌10斤芥菜疙瘩。方法也简单,即“一层芥疙瘩一层盐”,等芥菜疙瘩码好后,将菜缸封闭。放置阴凉处20天左右,一缸芥菜疙瘩咸菜便大功告成。不过用此法腌制的囫囵芥菜疙瘩,因盐分没有完全浸入菜中,吃起来脆生生的,口味较为清淡。也有人喜欢吃五香味的芥菜疙瘩块儿,腌制方法稍微复杂些。将洗净晾晒后的芥菜疙瘩切成4至8块,放入盆中撒盐搅拌后置入腌菜缸。即便是晒至半干的芥菜疙瘩,仍含有大量水分,一遇到盐水就控了出来,这些水俗称老汁儿,随之释放出来的还有苦味涩气。过上几天,等芥菜疙瘩块儿上的汁水控得差不多了,舀出缸里的老汁儿,加入花椒、八角、茴香、辣椒等作料,熬煮成浓香的大料水,待放凉后倒入缸中,水的多少以刚好没过芥菜疙瘩块儿为宜。等芥菜疙瘩块儿在缸中泡上十天半月,泡透也泡软了,五香芥菜疙瘩就做好了。

    待腌制时日一到,启封腌菜缸,芥菜疙瘩得以重见天日,全身已变成了鲜亮通透的微黄,散发着咸菜的醇厚绵香。腌成的芥菜疙瘩有多种吃法,切丝削片,凉拌热炒,各有风味。家乡常见的吃法是将芥菜疙瘩切成细丝,放上葱丝、香菜、醋凉拌,再淋上几滴香油,是喝玉米糁稀饭、吃蒸馍的最佳佐餐小菜。也可买来火烧,掰开,夹上芥菜疙瘩丝或片,如此咸香,可谓绝佳搭配,不失为一道风味独特的“咸菜夹馍”。以前,居家过日子,芥菜疙瘩是庄户人家的主菜,出门在外,芥菜疙瘩还是随身携带必不可少的干粮。走到半路肚子饿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取下身上背的干粮袋,掏出干馍吃上两嘴,啃一块芥菜疙瘩,喝两口自带的凉白开,便是路途上一顿果腹的简单餐饭。如今,芥菜疙瘩可成为乡亲们餐桌上的稀罕物了,更成了“游子”们舌尖上的念想。

    可不,芥菜疙瘩虽然粗鄙丑陋,但在笔者心中永远是美好的。离开家乡久居城市,尽管衣食无忧,餐桌上也每天变着花样,却总觉得蔬菜的泥土气息淡了,于是更加怀念家乡的味道了,尤其是芥菜疙瘩那份特有的亲切。

    (作者系河南省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工作人员)

    本版投稿邮箱  769131563@qq.com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