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呈圆形,果肉绛红色,浆汁饱满,酸甜可口,营养丰富……金秋的大兴安岭林海中,一片片红果堪称独特的风景。因其生长在我国北方地区,故称“北国红豆”;而它在北美的洋名却叫“蔓越莓”。现在它还跻身为药食同源的“网红”。不免令人感到好奇,它到底起源于何地,有何价值?
“红”遍世界
蔓越莓,又称蔓越橘、小红莓。因其花朵很像鹤的头和嘴,原称鹤莓。一种生长在矮藤上表皮及果肉鲜红的浆果,好寒冷湿地,成熟时间为每年的9―11月份。比较常见的蔓越莓品种有中国蔓越莓、小果蔓越橘、美洲蔓越橘等。
据说早在北美洲的印第安部落,人们就开始将鹿肉、蔓越莓渣和油搅拌一块做成饼食用,有时也将蔓越莓涂抹在伤口上吸收箭毒……无论它是外来还是本土物种,如今已扎根我国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北方地区,常见于落叶松林下、白桦林下、高山草原或水湿台地。而它在美国北部地区被大量种植,以及生长在加拿大的魁北克、英属哥伦比亚二省、南美的智利等地区。春播秋收,分“干收”和“水收”。“干收”就是正常理解的收获方式。“水收”是因为优质的蔓越莓果内含空气,能够浮在水面,所以果农先将田里注满水,然后开着水车巡回打果,再用栏木圈集筛选。丰收时水面泛起的波光与成片的红果交相辉映,油画般的场景常令人目眩神迷。
收获的果实可以做成果干、果汁、果酱等。蔓越莓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类黄酮素等抗氧化物质,以及A型原花青素与丰富的营养素,被誉为“北美红宝石”。
药用价值大
首先,预防妇科疾病。英国研究员建议,每天摄入蔓越莓果汁或其营养辅助品350毫升以上,对预防泌尿道感染及膀胱炎很有帮助。蔓越莓中含有儿茶素、原花青素等多种黏膜修复物质,可修复受损的内皮细胞,清除病菌毒素。同时含有的前花青素、口皮素和熊果酸是很好的抗肌瘤物质,既能抑制癌细胞产生,又能阻止癌细胞扩散,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子宫肌瘤等。
其次,保护我们的胃。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溃疡和胃癌的主要原因,近期有研究发现,蔓越莓中含有一种能抑制幽门螺杆菌黏附在肠胃壁上的物质,并且其抗黏附力对肠胃有保护作用。此外,蔓越莓能提供人体如“天然抗生素”般的保护能力。
再次,减少心血管老化病变。医生建议,心血管方面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血管栓塞等人群,多摄入含有单元不饱和脂肪酸和生育三烯醇成分的食物(如鱼油),以避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氧化。在一般植物中,这类营养成分并不高,可在蔓越莓中,不但含有大量单元不饱和脂肪酸和生育三烯醇外,而且还有抗氧化尖兵——浓缩单宁酸,实乃守护心血管健康的佳品。
第四,抗老化。美国大学的一份博士研究报告指出,蔓越莓具有一种非常强力的抵抗自由基物质——生物黄酮,而且其含量高居常见的20种蔬果之冠,这种物质能有效对抗自由基、抗老化、预防老年痴呆。
最后还有美容养颜的功效。摄入蔓越莓有利于加快体内的色素排泄和抑制体内色素生成,从而辅助皮肤变得更加细腻、美白及光滑,改善自身皮肤出现的肤色暗沉和暗黄症状。
哪些人群不宜多吃
蔓越莓虽好,可也不要贪嘴。通常适量吃蔓越莓干并不会对身体造成明显的危害,且蔓越莓干中含有果胶、果糖、有机酸、维生素C、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适量吃有利于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及能量。但如果一次性吃太多,有可能会对身体造成危害。以下人群就不适合吃太多。
糖尿病患者。蔓越莓属于高糖类食物,而糖尿病患者自身对于糖代谢功能比较弱,本身血糖不稳定,如果进食含糖量较高的食物易引起血糖升高。严重时可能会造成胰腺衰竭而引起其他并发症,所以应禁忌食用。
结石患者。蔓越莓中的草酸含量较高,而多数结石属于草酸结石,因此结石病患者不能吃,以免加重原有病情。
脾胃体虚者。中医认为,蔓越莓属于偏寒性食物,易损伤脾胃。脾胃体虚者如果短期内摄入大量蔓越莓干,可能会增加胃肠道负担,引起消化不良,从而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血瘀体质者。血瘀体质者的血脉不通畅,应该禁食蔓越莓,否则会影响血流并造成血脉堵塞,影响气血正常运行。
蔓越莓除了不适合以上特殊人群食用外,也不建议其他人将它与糖、矿物质含量较高以及寒性食物同食。
(第一作者系山西医科大学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第二作者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山西医科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