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虎年,正好说说虎。虎是一种大型猫科动物,有血盆大口、锋利的牙齿、雄壮的身体、无坚不摧的爪子和长长的尾巴,身上还有一道道斑纹。甲骨文的“虎”字就描绘出了这些特征。
虎的武力值非常惊人,是天生的王者。古人对它的力量十分敬畏,经常把它和龙放在一起,认为龙飞于天,可以呼风唤雨,虎行于地,能够啸傲山林,二者分别是天空和陆地的霸主。中国传统神话中有四个方位神,其中主管西方的就是白虎,与主管东方的青龙相对。人们相信,虎能够驱邪避灾,镇宅守墓。古代儿童戴虎头帽,穿虎头鞋,就是为了驱邪。
由于虎的形象威风凛凛,因此经常用来形容军人的勇敢和坚强,如虎将、虎臣。从周朝开始,军队中设立有虎贲(bēn),主要作为皇室的卫队,据说“武王戎车三百两(辆),虎贲三千人,擒纣于牧野”。三国时期,蜀国的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被封为“五虎上将”。古代把将帅的营帐叫“虎帐”,就连兵符上也刻着老虎,叫“虎符”。虎符一半存于朝廷,一半发给统兵的将帅或者地方长官,专符专用,合二为一才能调动军队。
“虎”加上三撇,就成了“彪”,形容老虎花纹鲜明,也用来表示厉害的小老虎。我们形容人“彪悍”,就是从小老虎的特征来的。从前有个大臣献给明成祖朱棣一幅画,叫《虎顾众彪图》,朱棣看完很喜欢,就让解缙题一首诗。解缙是这样写的:“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意思是:老虎是百兽之王,没有谁敢触怒它。但是它对自己的小老虎却是宝贝得很,要出去捕猎了,不舍得走,一步一回头,满怀爱意地看着自己的小老虎。
虎的威力巨大,射虎、打虎的自然非等闲之辈了。汉代的李广、三国的孙权都射杀过老虎。李广曾经在出猎的时候把一块石头误看成老虎,射了一箭,连箭矢都射进石头里面去了。西晋时期的周处年少时为祸乡里,乡亲们害怕他,把他和一只猛虎、一条蛟龙并称为“三害”,后来他打死了老虎和蛟龙,自己也彻底改邪归正,成为了一代名臣。
在文学和艺术的历史长河中,虎文化绵延不绝。杜甫、韩愈、李贺、梅尧臣、王安石等人都写过和虎有关的诗。中国的虎画也有悠久的历史,名家辈出,如西晋卫协、南北朝张僧繇、唐代吴道子等。宋代包拯的子孙包鼎、包贵都擅长画虎。元代周耕云,明代赵廉、戴进、商喜,清代的丘天民、席文卿都是画虎的高手。近代张大千的二哥张善子也是画虎大家。还有苏州名胜虎丘,是吴王阖闾所葬之地,据说其葬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
(作者系作者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文艺委员会委员,文学博士,“三千字”品牌联合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