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09日 星期五
淡水变咸,水中微型浮游生物会被咸死吗
□ 莫媛媛

    我们的地球虽然有70.8%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淡水资源却极其有限。在全部水资源中,97.5%是咸水,无法直接饮用。仅余2.5%的淡水中,却有87%存在于两极的冰盖、高山的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是人类难以利用的。因此,真正能够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不足全球总水量的0.3%。

    由于世界上许多地区淡水资源普遍稀缺,而且面临污染问题,加之人口数量的增加、经济社会的发展,工农业用水、城市用水量持续增加,因此必须对水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和管理。

    据联合国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目前有11亿人缺乏安全饮用水。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2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的1/4,被联合国列为贫水国家。其中,淡水盐碱化是导致淡水资源匮乏的一个原因。

    自然与人为因素导致淡水盐碱化

    当前,全球内陆淡水水体盐度普遍上升,这种现象被称为“淡水盐碱化综合征”。

    淡水盐碱化,俗称淡水变咸,是指内陆淡水的盐度逐渐升高。通常,淡水的含盐浓度在0.01‰至0.5‰。平均而言,1升海水含盐35克左右,1升淡水中含盐0.5克(万分之五)以下。半咸水的含盐量在0.5‰至30‰之间,其中寡盐水含盐0.5‰至5‰、中盐水含盐5‰至18‰、多盐水含盐18‰至30‰。

    事实上,“水的命运并非掌握在自己手中”,引起淡水盐碱化的因素很多,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海平面上升、海水入侵、全球气候变化、面源污染、污水排放等。

    盐度增加,导致微型浮游生物面临死亡威胁

    你能否想象在口渴难耐的时候,如果只有一杯苦咸水的感受?怎一个“愁”字了得?人亦难耐,何况是一直生活在淡水中的微型生物。

    淡水变咸不仅会直接影响我们的饮用水资源,还会破坏基础设施,排水管道系统容易腐蚀和受损。更为严重的是影响生活在淡水中的生物。比如,高盐度对淡水鱼的繁殖和卵的发育影响很大,严重影响鱼儿的生长。

    科学家发现,淡水四大家鱼(青、草、鲢、鳙)在盐度为20‰以上的水体中长得慢、死得快,鱼宝宝出生少、成活率低。

    除了大个体鱼类,每升淡水中还有成千上万、甚至上亿的微型浮游生物,它们是我们用肉眼难以直接观察和识别的,只能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那么,淡水变咸对这些微小生命有什么影响呢?它们会不会也被咸死呢?

    为此,科研工作者选择滨海城市厦门的杏林湾水库,进行了长达13个月的跟踪研究。

    杏林湾水库由于海水的入侵、生活污水的排放,使得它的盐度浓度发生明显变化,从0升高到6.1‰,超出了淡水范围,达到寡盐水和中盐水水平。

    研究发现,城市水库的淡水只要微微变咸(即盐度的小幅度增加)就会导致微型真核浮游生物敏感种面临死亡威胁,并使得生物多样性显著降低。

    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可以分为丰度高而多样性低的核心类群和丰度低而多样性高的卫星类群。在低盐度条件下,核心浮游生物网络的稳定性较高;而在中、高盐度条件下,卫星浮游生物网络的稳定性较高。这些浮游生物群落演替对于维持水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保护淡水资源,珍惜每一滴水

    一泓清水,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因此,保护淡水资源,应从我做起、从身边点滴做起。以浪费用水为耻,以节约用水为荣;不随意丢弃垃圾,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不使用含磷量高的洗衣粉和洗衣液,为水体富营养化防控作贡献;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水资源,现在全球逐渐变暖,冰川融化,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进而也会威胁到水安全。

    让我们保护淡水资源,守护绿色家园,促进绿色发展,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家园添砖加瓦。

    (来源:中科院之声,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