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供图 |
学有道
用心理学提高学习力
11月28日,“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胜利返航。在1个多月时间,“奋斗者”号累计完成13次下潜,其中8次突破万米,创造了10909米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同一天,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无论是潜入海底,还是飞上九天,都是人类挑战极限、拓展空间的科学壮举。今天我们从深海探索装置的发展谈谈对学习的启发。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在《深海浅说》一书中讲到深潜装置的一段历史:20世纪初,科学家建造了深潜装置,先是用钢制的圆球“潜水球”,依靠钢缆吊索用绞车投入海水,同时配有人工操作的橡胶软管,里面有电话线和照明电线。1934年美国海洋学家毕比和工程师巴顿就是借助这样的潜水球下到了923米的深水,并停留了三分钟,这是当时人类到达的海洋最深处。1949年,巴顿制作的新钢球下到了1350米的深水,打破了深潜的新纪录,但这还只是大洋最大深度的1/8。钢制的潜水球靠吊索上下,重量太大,想要下潜几千米并不现实,需要有源头上的创新思路,才能实现人类亲身探索深海的愿望。
创新的思路是怎么打破的呢?说来有趣,“下海”的思路来自于“上天”的启发。瑞士有一对双胞胎科学家——奥古斯特·皮卡尔和让·皮卡尔,他们1930年代就热衷于制造热气球并亲自探索平流层,两兄弟先后打破了乘坐热气球探空最高的记录。1953年,奥古斯特灵光一闪,提出了把气球的原理移植到深潜技术上,在钢球之上另外加一个装有汽油的浮体,不靠吊索,而是靠浮力上下,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由此制造了新型的深潜舟“迪里亚斯特号”。1960年,新思路的提出者奥古斯特的儿子(也是一位工程师)雅克·皮卡尔和一位美国海军军官一起乘坐“迪里亚斯特”号下潜到了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深10916米的海底,这是人类第1次下潜到了地球表面的最深处。
回顾当年奥古斯特把气球的原理移植到深潜技术上,我们可以看到知识迁移的重要性。
知识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的影响,可以是同一领域——掌握了某一方面的知识或者规律,可以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者规律;也可以是跨领域的学习,把已知环境中认知和学习到的信息应用到新的学习任务上。古人早就注意到知识迁移的现象,比如,易经说的“触类旁通”,孔子说的“举一反三”,朱熹提出的“融会贯通”。现代的快速发展,需要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就更需要提高知识迁移的能力。
“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就是众多尖端技术的迁移结晶。比如怎么解决压力问题?在万米深海,水压相当于2000头非洲象踩在一个人的背上。这种极端压力条件下,以往深潜器使用的材料已经不能满足要求,需要找到一种高强度、高韧性、可焊接的钛合金。中国科研团队历时数年,自主发明了特殊钛合金材料,又通过攻克高强度、高韧性钛合金焊接技术,成功解决了载人舱球壳的建造难题。再比如,载人潜水器“下得去”,还得“回得来”。这里面的关键是固体浮力材料。这种材料既要密度低,又要耐高水压。经过科学家的持续攻关,一种高强空心玻璃微球脱颖而出,兼顾了材料的密度与强度,实现了浮力材料的重大突破。还有众多关键技术提供“护航”,让“奋斗者”号成为国际唯一能同时携带3人多次往返全海深作业的载人深潜装备。“奋斗者”号的研制背后是全国近100家单位的协同,形成了深海科技创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