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04日 星期五
为什么科学传播要“说人话”
□ 王大鹏

    为了让公众更好地理解科学、认识科学,从而对科学形成理性的态度,就需要有效地将科学传播给普通公众。但是,聚焦于一些从事科学传播的学者则表达了如下的关切,那就是科学共同体与普通公众在某种程度上并不能彼此理解,因为他们隶属于不同的话语体系。当然,这一方面需要我们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另外一方面则需要从科学传播从业者本身着手,毕竟科学传播不能靠直觉,它需要有理论的指引,并且将这种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播科学。

    自从科学专业化和科学家职业化以来,科学共同体开始形成,相伴而来的是科学的制度化;科学成为了有特定参与者、协定的规则和实践的活动,科学家发展出了自己的语言、自己的培养方案和自己的奖励制度。对科学共同体及其成员来说,这节省了同行之间交流的成本,提高了交流的效率,但是对于外行公众来说,这些却成为了阻碍他们理解科学的藩篱。就像一句话说的那样:知识分子到哪里去了?他们躲在象牙塔里,玩着“自我陶醉的话语游戏”,鲜少有人站出来,将这套黑话体系“翻译”成能为大众理解的大白话。

    从科学传播的角度来说,需要将科研成果传播给广大的公众,这样才能让公众真正地理解科学。因而也有一些研究人员致力于考察如何将科学的语言转变为公众可以理解的语言,并且得出了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和策略,其中之一就是科学传播要“说人话”,实际上这是在主张科学传播要接地气,要从公众的视角出发,对科学语言进行转换和翻译。

    而如何更好地“说人话”,其中涉及的一个技巧就是如何减少或者避免术语的使用。术语往往被用于展示某种专业知识,表达具有独特性的东西,它是某个特定群体的专属语言,而位于该群体之外的人往往难以理解,不得其要领。

    为了考察减少或避免术语这一建议背后的机制,以及考察在科学传播中使用术语会产生什么影响,2019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四位学者在《公众理解科学》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从元认知的角度探讨了术语对于科学传播的效果的影响。

    研究人员通过信息抽样方法遴选了一段与科学有关的素材,分别是自动驾驶、外科手术机器人和3D生物打印,并且针对原始素材改编了一份与之相对应的无专业术语的素材,用更简单的同义词对术语进行了替换。这些素材(原始的与改编后的)由三句话组成,分别是情境陈述、描述该技术如何发挥作用以及介绍它可能存在的风险。随后研究人员把招募的650名参与者进行随机分组,并让他们阅读这三个与科学话题有关的素材。

    通过上述实验,研究人员旨在印证他们提出的四个假设,分别是:处于专业术语情境下的参与者要比对照组具有更低的加工流畅性(处理新信息的难易程度),加工流畅性会介导对术语的接触与对说服的动机性抵制之间的关系,专业术语会通过多种介导因素间接地影响对风险的认知,以及专业术语会通过多种介导因素间接地影响对科学的支持。总体上而言,他们希望了解的是,专业术语的存在与否在人们处理复杂信息的难易程度上有何影响,以及这是否会影响人们对新的科学技术的认知。

    研究人员最后发现,专业术语的存在会损害公众理解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而由此带来的损害会导致对说服具有更强烈的抵制,从而增加了公众对风险的认知,降低了他们对技术的支持。也就是说,研究表明专业术语的使用通过元认知的认知机制削弱了告知和说服公众的努力。

    我们经常在科学传播技能提升方面告诉科研人员说,要尽量减少和避免专业术语的使用,更多地“说人话”,但是这背后的科学机制是什么,上述四位学者的研究给出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也让更多的科学传播从业者了解了,为什么需要用公众能够理解的语言来传播科学。

    (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