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五月到九月,一场场台风排队登陆我国东南沿海,造成各种灾难。电影《超强台风》就是一部讲述台风的故事片。
2006年,代号“桑美”的台风从浙江、福建登陆,是建国后强度最大的台风,中央气象台因为它首次进入“一级响应”。气象学界把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超过51米/秒的台风称为超强台风,相当于16级。“桑美”过境时,温州鹤顶山风力发电站居然测到81米/秒的阵风,这也是中国到目前为止的最大风速记录。
灾难过后,浙江省委宣传部为普及台风知识,想就此拍一部科普片。他们找到冯小宁导演,后者建议改成灾难片,于是便有了这部《超强台风》。现任重庆市委书记,当时任浙江省委宣传部长的陈敏尔担任制片人。
既然改拍故事片,就要设置明确的人文主题,《超强台风》将政府决策尊重科学定位成主题。故事从市长的角度来讲述,刻画了他在指挥救灾中的各种心理活动。现实中是中央气象台直接提供信息,指导当地救灾。根据剧情需要,把科学家形象浓缩在气象专家“陈老师”身上,通过她和市长的面对面互动,探讨了灾难当中政府决策如何尊重科学的问题。
影片中,市长主持对策会,强调部下不能给专家压力,让他们自由表达科学见解。市长坚持以人为本,将人命放到经济损失之上。但他又是个正常人,面对巨大压力也会犹豫不决。
市长不是专家,全部决策都要依靠专家预报,而气象预报又极具模糊性。影片通过陈老师,介绍了几起台风突然转向的例子,以突出这种模糊性。这也让市长承担了巨大的决策风险。他甚至怀疑,陈老师认定台风会登陆,是受了父亲当年遇难的影响。
政府决策要尊重科学,这个主题是影片最出彩的方面。在这方面,国内后来也没有出现更好的影片。作为价值观上的对立面,影片还反复介绍1956年台风中出现的人祸。当年,代号“温黛”的台风在浙江省象山县沿海登陆。当地领导不尊重科学,盲目派干部战士与海浪拼搏,以保护海堤。现场近千人被卷走,全县死亡3401人。
2006年,当地政府为这次悲剧建起纪念碑。影片中,女专家专程来到碑前,缅怀当年死于救灾现场的父亲。市长选择撤退市民,而不是正面对抗台风,也是在吸取当年的教训。
作为灾难片,《超强台风》的知识量之多,几乎达到故事片的极限。它几乎完整地复原了“桑美”登陆的全过程。影片告诉观众,气旋直径越小,能量反而越大。片尾还介绍了台风命名的规则。
影片里,渔民们想把渔船连成一串,用船头迎向海浪,借此保全船只。为此,他们不惜冲击警戒线,因为市长下跪请求才撤离。这个情节是对灾难表达的惋惜之情。现实中,这群渔民几乎全部遇难,“桑美”共造成全国四百多人死亡。
电影中的科学并非死知识,而是由活人来表现,这就要准确展示科学工作者的性格。陈老师绰号“一根筋”,因为她不习惯见风使舵,这也是科学工作者的共性。她出场时专注于空中飘动的塑料袋,要借此观察上升气流,突出了她气象专家的身份。
影片中的外国网友是一名“追风族”。他们会根据预报,寻找可能发生的风暴,想方设法到现场实拍。为交流信息,他们还有自己的网络社区。影片上映时,中国的“追风族”群体还很小,现在已经有了专门的气象旅游。
影片也有知识硬伤。市长为了泄洪,不惜淹没自己主持建设的开发区。然而在现实中,预定泄洪区对经济开发都有明文限制,更不可能建成开发区。
冯小宁常年关注环保,在片尾通过对话,把台风和气候变暖联系起来,也会造成误导。其实,台风是地球表面能量循环的一种方式,它把热带热量转移到温带。台风虽然在登陆地点造成灾难,但又给大陆送来丰沛的水分,中国境内高达四分之一的降水来自台风。
《超强台风》虽然用科学知识搭好了骨架,情节也很丰富。但可能由于制作时间短,很多细节缺乏打磨。从镜头运用到演员表演,都显得粗糙。这些毛病让它在上映时被嘲笑为大烂片。时至今日再看这部电影,应该说它是一部立意很好,但是完成度较低的电影。
(作者系科幻作家,中国未来研究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