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14日 星期五
科研人员也需要科普吗
□ 王大鹏

    科普离不开科研人员的参与,他们是 “源头活水”和“第一发球员”,而离开了科研人员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生产出来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理性、科学精神等等,科普就有可能变成“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

    既然科研人员在科普之中有如此关键的作用,那么在此基础上浮现出来的一个问题便是,科研人员也需要科普吗?

    应该说,答案是肯定的。

    不过这个问题可能包含两层意思,所以它的答案也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来说,有文献显示,科研人员也主要是通过媒体或者说媒介获取本领域之外的科学信息,这些信息实际上也是一种科普形式。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本领域之内的一些信息也是通过大众媒介得以在同行之间传播扩散的,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学科的细分,某一个学科会有若干子领域,而各子领域之间的交流并不像我们所认为的那么频繁或者说便捷。就此来说,科普起到了把各子领域衔接起来的桥梁作用。因而科研人员在这个层面上来说也需要科普,而且他们也并不会刻意回避和拒绝这种科普。

    其次,如果科研人员意欲将本领域的科学内容通过各种媒介渠道传播扩散给更广大的公众,那么他们就需要掌握一定的能力和技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绝大多数科研人员并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和技巧,所以他们也需要科普。当然这里说的科普应该是针对科普的科普,通俗地解释就是,有志于从事科普的科研人员需要了解和掌握如何做好科普的培训(笔者把这简称为对科普的科普)。

    比如,在科研人员与媒体关系的层面上,我们经常会看到的情况是,科研人员抱怨媒体缺乏科学素养,对他们的陈述做了断章取义式的或者脱离情境式的引用,以及会出现夸大其词的状况等;而在媒体一方,他们也会认为科研人员不知道如何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陈述自己的研究成果等等。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有多种原因,不过至少有一种原因是科研人员并未掌握做好科普的技巧,这也为科普培训提供了一定的充分性和必要性。

    不过,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科研人员与媒体的关系并不像我们所认为的那样紧张,原因在于科研人员渐渐地学会了如何更有效地与媒体进行沟通,也就是说,掌握了与媒体沟通交流技巧的科研人员,能够更积极地参与到通过媒体进行的科普之中,并且乐于参与这种形式的科普。

    为了更好地了解从事科普的科研人员如何看待科普培训,两位来自美国的学者于2011年在《公众理解科学》期刊中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作者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分别考察了科研人员接受科普培训的数量,培训给科学共同体带来的益处,科普从业者对科学新闻现状的看法,缺失模型在科学共同体内是否盛行,以及培训与其他情景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某种有意义的关系等。

    研究人员通过专业学术期刊检索了964名专家的相关信息,并确认了595名受访者,最终有320名受访者参与了调查。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受访者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过如何做好科普的培训,培训的类型丰富多元,培训以基本的传播学理论和模型为主。实验室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都认为培训给他们带来了益处,这也说明科普不仅在宏观层面上有利于民族国家和全人类,在中观层面上有利于科学共同体和科学本身,而且在微观层面上也有利于科学和科学家本身。实际上,我们既往几年做的一些调查也发现,绝大多数受访的科研人员也表达出了对科普培训较高的意愿。

    就培训本身来说,它旨在向科研人员传授如何开展科普的方法论,以便他们能更好地开展科普。因为科普并不是直觉式的,也不是一种猜谜游戏,它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和方法论,而这种理论和方法论则是支持科研人员从事科普的基础,也正因如此,科研人员才需要被科普,也就是被传授如何做好科普技能的科普。

    (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