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阅读是科普出版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更是构建科学文化、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有效路径。科普期刊是科学传播链条上的重要一环,拥有广泛受众,并以此为阵地向读者推介科普图书,能极大地增加公众接触科普图书的可能性。科普期刊定期连续出版,具有时效性,亦有助于读者在面对茫茫书海和信息“爆炸”时在有限时间里把握优质科普图书、开展科普阅读,获取科技知识信息。科普期刊设置科普图书推荐相关栏目,是最常见、最经济可行的科普阅读推广方式之一。全球科普杂志的标杆——《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为我们提供了范例。
迭代更新万变不离其宗
《科学美国人》于1845年创刊第1期起就设立“近期有价值的出版物”栏目。在长达175年的发展过程中,荐书栏目偶有中断,却延续至今。栏目虽经历过“图书”“新出优秀作品”“新书与出版物”“新书”“编辑精选书”“我们的图书角”“图书评论”“综述与评论”“图书推荐”等演变,但始终定位于向公众推荐有价值的科普读物。栏目犹如一位热诚的图书向导,向读者介绍新书书名、作者、出版社、价格、内容概要等,提供阅读与购书参考。而对图书进行梳理剖析的书评,可引领读者理性阅读、深度思考,洞悉书里乾坤,发掘科学意蕴。
所荐图书有知有趣有料有用
栏目所推图书,涉及几乎所有的科技领域乃至与国计民生相关的社会科学分支。从天文到地理,从医学到心理学,从生物进化到科学历史哲学等,《科学美国人》似乎能为任何领域的人们找到他们感兴趣的书籍,给人惊喜。
拿2019年推荐的图书来说,不同领域有知有趣有料有用的科普书尽在其中。有的侧重为读者提供新知和新视角,有的倾向于揭秘与“爆料”事实真相,有的重在提供实用指南,有的擅长讲述扣人心弦的故事。如《发炎的心智:治疗抑郁症的全新进路》,精神病学家告诉我们抑郁症的另类成因;《地下世界:深度旅程》,自然作家探索地下世界,提供观察人类对地球影响的新视角;《伟大的伪装者:秘密行动改变了我们对疯狂的理解》,挖掘引起轩然大波的著名实验(大卫·罗森汉的真假精神病人实验)的事实;《生与死的本质:每个人都会留下痕迹》,法医生态学家从花粉颗粒入手揭秘犯罪现场,破获犯罪案例;《大数据育儿》,经济学家奥斯特提供数据驱动的育儿建议;《科学与工程摄影》,是实用的摄影指南;《红色地带危机:最致命埃博拉病毒暴发》讲述了病毒传播的惊心动魄的故事;《完美的掠食者:科学家为拯救丈夫与致命细菌展开竞赛》,记录了一对夫妻进行的以命相拼的治疗实验……总之,栏目所推书充满吸引力,既展现科学知识,又体现科学家科研过程中的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吸引读者阅读,去感受科学的魅力和科学家的风采与精神。
栏目团队专业而强大
荐书栏目往往由专门的书籍编辑、特约编辑或高级编辑主持。编辑亦有自己深耕的科学领域,如凯特·王主要报道古生物学、考古学和生命科学,李·比林斯聚焦空间物理学。编辑独立创作的书评、推介文字在栏目中占了较大比重,评论独特、涉及面广。编辑也常邀请一线科学工作者、科学作家等为栏目撰文,这些作者几乎都在某一领域已颇有建树。具备专业性和高科学素养的编辑和作者,保证了栏目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使所评图书或所推书目具有权威性。
版式简约而不简单
就1977年至今500多期杂志而言,2007年6月前的荐书栏目文章篇幅较长、占多个版面,之后以简介为主;2013年7月起转变为整栏一个版面,主推书一部、次推书三部,每部书用一两百字介绍,主推书配大幅彩图。这种格局成为主流延续至今。我们看到,栏目呈现了一个篇幅由长到短、内容由繁到简的趋势,长篇书评消失,简短推介文字流行;版面整洁优美、赏心悦目,由开始文字居多到现今图文并茂,图片色彩鲜明、富有视觉冲击力,和文字信息相协调。图文安排合理有序,层次分明,简约而不简单。
篇幅缩小、版式简约化或许会导致阅读深度较先前有所降低,但更符合现代读者“快阅读”的现实需要,减少视觉疲劳和阅读倦怠,便于读者一目了然迅速获取图书信息,达到为科普阅读导航的目的。
《科学美国人》的荐书栏目经过一百多年的打磨,成为众多栏目中一块熠熠生辉的珍宝,其科普阅读推广实践值得我们借鉴。以科普期刊为阵地向公众推介优秀科普图书,为公众科普阅读导航,助公众开启科普阅读之旅,是促进科学传播、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养,打造书香中国的有力之举。
(作者系文学博士,中国科普研究所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