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鸟叫冠斑犀鸟(学名:Anthracoceros coronatus),是佛法僧目犀鸟科斑犀鸟属。我小时候经常能见到并且非常熟悉,那时候没有人懂得它的学名叫什么,大家都称“鸟嘎咯”,因为它的叫声是“嘎咯、嘎咯、嘎咯”。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常看到“鸟嘎咯”成群结队到村边活动,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每年的10月份,当房后的那棵很大的秋枫树结有上千斤的成熟果子时,“鸟嘎咯”就不请自到,边吃边叫。
对我来说,冠斑犀鸟的叫声是再熟悉不过了。那个时候,每天早上,天空才刚蒙蒙亮就被叫醒,即便如此,陪我度过美好童年的仍是这个固定“闹钟”。
当时,农村的生活条件很艰苦,农作物产量不高,还未到收获季节粮食就没有了,大都过着吃完上顿没下顿的日子。为了生存,村民只能靠上山挖山薯、砍柴、打猎等,卖钱买米,勉强填饱肚子。而冠斑犀鸟,也成为餐桌上不可多得的美食。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村里的民兵都发有步枪,没有的也可自造猎枪“砂枪”,拥有枪的村民占40%以上,枪也就成了当时捕猎野生动物,解决温饱问题的一个重要工具。
冠斑犀鸟很有团队精神,但凡群体中有一只不幸受伤或被打死,其他的冠斑犀鸟都不愿离开,即使它们没有能力去救活,却依然守护着,结果就是猎人们成群打尽,代价惨重。这也正是冠斑犀鸟容易灭绝的原因之一。到了80年代末,冠斑犀鸟就大量减少,至今甚为罕见。
2018年12月,广西恩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组织进行鸟类调查,广西师范大学的李友邦教授带领调查队中午在我家吃工作餐时,无意间谈到冠斑犀鸟,然而,那时的我并不知道他们所说的冠斑犀鸟就是我们当地的“鸟嘎咯”。
无意中,我阅览他们放在桌子旁边的鸟类图册时看到了“鸟嘎咯”图片,不由得脱口而出:“这不是我们小时候常见的‘鸟嘎咯’吗?原来它的学名叫冠斑犀鸟,前几个月我还听到了它们的叫声。”
话音儿刚落,所有人的目光集中投向我,并饱含着惊喜和质疑,“真的?如果是冠斑犀鸟,那就真的太幸运了。冠斑犀鸟在全国的分布范围很狭窄,数量较少,是一种濒危物种,属国家Ⅱ级保护动物。”
一位调查人员告诉我,“如果真是冠斑犀鸟,那在今后的巡护中要多加观察”。自此之后,我就走上了追寻冠斑犀鸟踪迹的路程。
按照小时候所见冠斑犀鸟的印象,它们一般都是早上天刚亮就出来觅食、特别活跃。于是,每天早上5点钟左右,我就开始巡护监测,观察管护片区每座山头的动静。刚开始的几天,每次出发时我都信心满满,但每次都是落空而回。尽管如此,心中的信念并没让我就此放弃。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3月份的一天,我像往常一样,观察山上的每一处动静,走着走着,突然看见了一道黑影从山顶滑翔而下,落在半山腰的悬崖壁上。“对,这就是冠斑犀鸟”,兴奋之余的我,自言自语的同时,赶紧拿起手机进行拍照,只可惜与冠斑犀鸟的距离太远,照片拍得很模糊。虽如此,但我知道了在自己管辖区域内确实有冠斑犀鸟,心里非常高兴,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收获。
之后,我立马汇报给保护区管理局领导,他们对这一发现十分重视,再三叮嘱,一定要注意观察冠斑犀鸟的动向和生活规律,争取拍到冠斑犀鸟的照片。
接下来的巡护中,我又多次发现冠斑犀鸟,但很遗憾的是,仍然没有拍到照片。(上)
(作者系广西恩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员,供图:广西恩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缤纷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