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14日 星期五
父母如何为孩子计深远
□ 吕建宝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句话出自《战国策》的《触龙说赵太后》,意思是天下之大爱就是父母爱孩子的那种爱,他们为孩子的长远考虑,把孩子的未来都考虑好了。真正优秀的老师或父母,要为孩子的长远考虑,既要关心学习,也要培养孩子优秀的品格,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或孩子成为真正优秀的人,推动社会的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让孩子们成长为成功而且快乐的人。

    那么,作为父母,到底应该如何为孩子的深远谋划呢?

    首先,坚持先成人,后成才。也就是说,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高尚的情怀,这些是第一位的。我们耳熟能详的“岳母刺字”“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等,就是在培养孩子拥有爱国情怀,懂得人生的大道理,这些人品的教育能够使孩子拥有大格局、大智慧、大勇气。人要有大格局,将来才有宽广的天地,正是因为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才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创建了丰功伟业,充分体现了教育的本质。

    与之相反的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它的含义是让孩子尽早地多掌握一些知识,甚至把这些知识限制在很狭窄的范围内,也就是升学所需要的那些知识,这是非常短视、非常功利的观点,观点的背后是利己主义思维。殊不知,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跑,起跑时第一并不重要,甚至跑了10公里还落后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进行马拉松跑的顶层设计、严格训练、意志力培养等等。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在《伤仲永》一文中讲述的神童方仲永,不但赢在了起跑线上,还是无师自通的天才,5岁就会作诗,但是他没有持续地努力,几年后就没有优势了,从反面说明了起跑时的输赢不是决定一个人成功和快乐的关键。

    其次,兴趣优先,成绩第二。兴趣是人们喜欢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认识世界、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个人兴趣是我们对某个人或某种活动所产生的积极的态度和情绪。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感兴趣就更容易把事情做好。兴趣对一个人的性格、生活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未来活动的准备作用。例如,对于一名学生来说,对化学感兴趣,就喜欢学习、关心、积累化学知识,思考各种化学现象,为将来从事化学方面的工作打基础。第二,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兴趣是一种具有浓厚情感的志趣活动,它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并创造性地完成当前的活动,即使遇到一些困难,个人也愿意付出努力,完成相关任务。第三,对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促进作用。兴趣会促使人深入钻研、创造性地工作和学习。对一门课程感兴趣,会促使他刻苦钻研,并且进行创造性的思维,使他的学习成绩大大提高。

    获得了兴趣就像是找到了学习之泉的源头,学习变得动力十足,变得有趣而高效。兴趣要靠老师和家长的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积极实践,二者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社会上有很多兴趣班,家长要正确看待兴趣班的作用,如果孩子感兴趣,兴趣班可以帮助孩子成长、发挥潜能,如果孩子不感兴趣,甚至非常反感兴趣班,兴趣班就是孩子发展的桎梏、扼杀兴趣的枷锁。

    第三,成绩并非不重要,尽力而为。很长时间以来,分数被认为是学生的命根子,唯分数论一度成为衡量老师和学生成功的标尺。近年来,社会对成功的评价更加多元化,政治家、经济学家、科学家、运动员、影视明星都被认为是成功者,读书无用论也数度抬头。理性来看,社会的成功者几乎都经历过不断努力学习的过程,在校学习成绩是很重要的,学习成绩代表了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社会上大多数人都需要学习专门的知识或技术,以便让自己生存得更好、发展得更好,经过努力学习,大多数人都有可能成为优秀的专业人员。

    同时,我们要理性对待学习成绩。成绩不能代表未来,论在校期间的成绩,阿里巴巴的创立者马云可能并不是出类拔萃的,但是,他走出校门之后的成绩是令人骄傲的。学生的每一个成绩都是对自己过去某段时间学习效果的衡量,学生可以根据考试结果查漏补缺,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人的智商有一定差异,知识基础也不尽相同,有的人擅长文科,有的人擅长理科,所以不要总和第一名比,只要自己尽力了,就要肯定自己;作为学生,要更多地和自己比,成绩是不是进步了,效率是不是提高了,兴趣是不是更浓了。

    (作者系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一科主任医师)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