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向未来》第三季杀青后主持人团队与科学团队合影,图中左二为吴宝俊博士。 |
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为更好地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各类传播科学知识的科普节目陆续推出,这其中,就包括近期央视受到广泛关注的《加油!向未来》。作为该节目的科学策划和命题组长,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吴宝俊博士日前接受了科普中国的采访。
在今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让科技工作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这需要社会各行各业共同努力完成。吴宝俊认为,在孩子的引导和培养问题上,教育和科普密切相关,却又有一定的界限。我国公立教育体系有成熟的范式,科普工作者不能取代教师和家长的位置,成为培养环节中的主角。所以,我们做科普更多扮演的是传统学校和家庭培养的补充环节。特别是对于学校和家庭没有条件展示的科学现象和内容,以及在科学知识的趣味化表达与传递方面,是科普工作较好的发力点。
对于中国公民的公众科学素质,这位“80后”科学家有自己的理解。“我认为中国一个普通老百姓,一生当中科学素养的巅峰值出现在他参加高考前一天晚上——高考前处于学习状态,科学知识是随着备考与日俱增的。高考后走上社会,学到的大多是专业技能和生活知识,中学阶段学习的知识会渐渐遗忘。因而对普通老百姓而言,高考的时期就是科学知识储备的极大值阶段。
“从这个逻辑出发,高考其实就可以认为是衡量公众科学素质的一个最有效指标。要想提高公众科学素质,需要认真对待高考这个问题。”对于中学教育,吴宝俊认为应该取消文理分科,同时应适当提高物理科目的地位,因为物理学联系着数学、化学、生物学,是整个自然科学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学科。“可以说,物理学知识的储备和素养,是整体科学素养中占有比重最大的一块。”
出生于1981年的吴宝俊,在上小学、中学的时期,中国还没有互联网,电视节目和电台广播是年轻人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
“那个年代,媒体上收视收听率最高的就是以港台文化为主导风格的纯娱乐节目,这样的节目举着多元文化的大旗造星、造偶像,传递八卦,炒作隐私,宣扬野性,制造虚荣。我身边很多人成了时髦的追星族,他们在综艺偶像的陪伴下度过整个青春期,在媒体营造的娱乐氛围中麻醉自己,彻底放弃了学业。他们能精确说出自己偶像的生日、血型、身高、体重、爱好、特长,却说不出牛顿第二定律到底有什么内容。”吴宝俊说,“他们是KTV里的麦霸,却也是考场上的学渣。一直到走入残酷的社会,他们才恍然大悟,人这一辈子青春非常短暂,如果在该学习的时候没有集中注意力于学业,今后的生活会非常艰辛。可是这该怪谁呢?”
在吴宝俊心底一直埋着一个想法,希望中国的电视、广播、网络媒体平台上能够多一些有营养的知识,少一些无营养的娱乐。但作为一个教育从业者,他也深知传统教育的弊端:过分强调严肃与纪律,加上死板单一的强制性知识灌输,让人哈欠连天,对科学知识完全提不起兴趣。
科学传播,必须尊重传播的规律,知识再重要,不能引起别人的兴趣,注定是徒劳。吴宝俊指出,如果想要让媒体平台上多一些营养,特别是多一些科学,就必须尊重媒体传播的规律和受众的感受。一味强调科学的严肃性,会勾起观众痛苦的回忆,仿佛回到了中学课堂上因为做不出题而被老师责骂的场景,这种方式绝不可取。
科学知识娱乐化的表达是吸引观众的必要手段,只有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让观众接触到科学之美,才会有最好的传播效果。吴宝俊表示,科普节目要有吸引力,要从那些无营养的娱乐节目嘴里尽可能把年轻的观众抢过来,让他们知道科学很有趣。“我们不是救世主,不能决定别人的未来,但只要有年轻人在看了这样的节目之后,能够以擅长学习的学霸为自己的偶像和榜样,把节目中传递的知识和学校学到的知识进行联想,对学习多一分兴趣,对科学多一分崇敬,这也便是功德无量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