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02日 星期五
王淦昌:中国式“巨人”
□ 何建明
这是一部描写我国“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的长篇报告文学。作者以大量翔实的资料和生动的语言,详细记叙了王淦昌为了我国“两弹”的研制,为了我国核物理的发展,为了我国科技的强大以身许国、隐姓埋名,默默无闻而又惊天动地的一生。全书很好地诠释了“两弹一星”的中国精神,彰显了自主创新的中国力量。

    他是一个特别神秘又特别有趣的人。他一生口头上说得最多的两个字就是“有趣”。而他从事的工作,就是国家最“有趣”,也是最高机密的事:研制核武器。

    他实实在在、全程地参与了中国的“两弹”——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在一长串功臣人物中,他的光芒可以用“无人可比”四个字来作定语,因为他是王淦昌。

    我没有为同一个人写的作品进行续篇修订的习惯,但对王淦昌先生例外。因为20年前我作为第一位作家为他的事迹“立传”时,除了自己的功力不够成熟外,更重要的是他作为国家最严密保护的“绝密人物”的许多事还不允许被揭秘,所以也就无法真正把王淦昌先生的许多“有趣”的事完整地写进去,这样给外界造成了很多误解和习惯。比如一说“两弹元勋”,人们就会想到邓稼先;一说华人获得诺贝尔奖时,就会赞美李政道、杨振宁……由此这些人物便在公众印象中特别熟知。确实,他们都是了不起的伟大人物和著名科学家。

    可读者知道吗?邓稼先见了王淦昌先生可是毕恭毕敬得叫你难以想象。有一张照片是邓稼先衣冠不整地站在王淦昌先生身旁那么拘束紧张的神情,看后叫人有些好笑。邓稼先是王淦昌的学生和助手,每每王淦昌有事叫他时,那邓稼先从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与延缓,这是习惯,也是邓稼先本人后来被称为“两弹元勋”的基石。李政道和杨振宁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全球华人中第一次获此殊荣者。李政道获奖时只有35岁,其成就足够他骄傲一辈子的了!然而,李政道在王淦昌面前同样是毕恭毕敬,因为李政道也是王淦昌的学生。当年李政道当王淦昌的学生时,王淦昌已经有两次机会与诺贝尔奖拥抱,并已经成为世界上排得上名的少数几个中国著名科学家之一。

    王淦昌在新中国“两弹一星”的伟大科学成果中,特别是在俗称“两弹”的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中,他是名副其实的功臣和主要贡献者。

    “两弹”到底对一个国家而言,是怎样的力量?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并不太清楚。那我就说一句这样的话: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快70年了,即使今天我们的经济实力升至全球第二,我们的高速列车飞驰在世界最长、最快的道路上,我们的外汇储备世界第一,我们的城市全球最多……我们还有很多很多“世界第一”,可是所有这些“第一”,如果没有了原子弹和氢弹,我们依然会是随时被人欺凌的二流、三流国家,遭灭亡的灾难也可能随时降临……这就是有没有“两弹”的差异。因此可以这样说:无论是毛泽东在世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是21世纪的今天,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能否不被别人欺负,手中握不握有原子弹是绝对的砝码。

    中国之所以在近半个世纪里没有被各种反华势力的吓唬所威胁,就是因为我们也有原子弹,以及还有比原子弹威力更强大的氢弹。原子弹和氢弹(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技术的航天工程,我们合称其为“两弹一星”。“两弹一星”代表着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要的科技成果,这也是中国巍然挺立在世界面前的一道不易摧毁的“长城”。13亿中国人之所以特别尊敬“两弹一星”功臣,其理也在于此。

    (作者系《惊天动地的“两弹”元勋》一书作者,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八、九届驻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当代中国报告文学的领军人物。代表作有《那山,那水》《死亡征战》《爆炸现场》《南京大屠杀全纪实》《国家》《忠诚与背叛》等)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