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13日 星期四
城市的“堵”与百姓的“买”

    在济南,拥堵早已成为困扰市民的痼疾。但不少市民看到汽车还是希望“买买买”,出门自然也是“堵堵堵”。据统计,山东济南市上半年新增近15万辆机动车,照此速度,再有一个多月,济南机动车保有量就将突破200万辆,城市可能陷入“瘫痪式拥堵”。

    以笔者之见,国内的城市,至少有两点貌似是高度接近的。一是城市面貌,宽阔的马路、壮丽的广场、外形差不多的高楼,“千城一面”;再就是堵车。

    而从各地政府每年开列出的政务清单看,治堵也是一项急务、要务,但似乎也没有哪个城市取得了明显效果。

    堵车的原因很复杂,若把城市“堵堵堵”的原因归结为老百姓的“买买买”,很难让人信服。

    其一,当初政府为了发展汽车工业、鼓励民众买车的时候,有没有测算过城市道路的承载力?现在老百姓的购买力上来了,此前政策的前瞻性在哪里?

    其二,很多人买车是出于“不得已”,因为公共交通不方便,不足以满足其出行需求,老百姓只好买车。

    其三,在拥堵成为常态的语境下,当下城市的交通管理也亟待转型。

    说到底,城市的拥堵,根本上还在于公共资源配置的失衡。为什么济南会成为山东的“首堵”?很简单,济南聚集了全省最重要的政商资源,政府部门、企业总部等多在这里;此外,诸如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公共资源,此间相对也比别处更充分、更优质。别的不说,山东省老百姓看病,除了北京上海,济南应该是首选,能不来吗?能不堵吗?

    眼下,北京都开始疏解非首都功能了,各地理应有所行动。既然大家都有改革的共识,那就不妨来一些真刀真枪的改革行动。 

    《中国青年报》2017.7.6  文/胡印斌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