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06日 星期四
善于学习的侯宝林

    相声大师侯宝林幼年只读过3个月的小学。为了多识字,他在戏摊上演唱的时候,看到戏折子上写满了京剧剧目的名字,就刻苦地自学起来,遇到不认识的字马上找人请教。认识几百个字以后就开始看小说、读报纸,看到不认识的字就猜着往下念,事后再查阅字典。

    侯宝林刻苦自学几十年,已熟练掌握了语法修辞,且运用极富特色,继而成为举世公认的语言艺术大师。说起这段往事,他曾幽默地说:“我提高文字能力是从认识戏名开始的,属于戏曲文化。”

    侯宝林天生一副好嗓子,有着超凡的模拟本领,尤以善于模仿各类戏曲著称。他仿学的形神兼备,就连戏剧界的行家都赞叹说:“不但酷似,且富韵味。”几十年来,他起早贪黑,不辞辛苦,才学会了梅、程、荀、尚四大名旦和马、杨、谭、周四大须生的唱腔,学会了著名演员刘保全、白云鹏的大鼓。

    侯宝林的家中,堆满了各种图书报刊和古今笑话书籍。他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研究古今中外的笑话,并且吸取有益的东西揉进相声段子里。有时他还把一些古代笑话,恰当地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发展成《关公战秦琼》《婚姻和迷信》一类相声段子,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一次,他在北京图书馆里发现了一部明代笑话书,连续花了18天才抄完十几万字的资料。侯宝林还十分喜爱莎士比亚、莫里哀、契科夫,从这些世界语言大师的作品中,他吸收丰富的营养,不断滋润相声艺术。

    他的相声雅俗共赏,这与他的广泛兴趣密不可分。琴棋书画、古玩文物、花草鱼鸟、扑克麻将,无所不爱、无所不精。他曾多次笑称:“我的观众喜欢什么,我就喜欢什么;这样我说的相声他们才爱听。”人民政协网  文/姜炳炎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