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杰(左一)前往台湾地区传播交流民族文化 |
今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的科普活动周如期举行。同往年一样,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副教授董杰作为科普活动周的主讲人,来到内蒙古相对落后的边远农牧区,为当地居民讲解民族传统工艺与传统文化知识。对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董杰一直竭尽心力并乐在其中。
甘坐学术“冷板凳”
2001年9月,董杰进入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专业学习。作为学校新成立系的冷门专业,只有董杰坚持下来,成为科技史专业唯一的本硕博学生。
回忆起当初的决定,董杰坦言坚持是源于自己对科学技术史的热爱。也正是这份执着,在本科毕业后的诸多机会中董杰依旧选择继续留校攻读硕博,直至留校任教。
2006年,董杰开始对中国第一部三角学著作《大测》和第一部三角函数表《割圆八线表》进行研究工作。“从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开始,一直到最终出版,前后花费近8年时间。”
在董杰看来,从事学术研究,坐学术的“冷板凳”,一定要做到“勤、专、恒、合作、交流、有目标”。这是激励董杰科研路上不断前进的座右铭。
从传统工艺中发掘民族智慧的结晶
一次偶然的机会,董杰接触到蒙古族传统牛角弓制作艺人诺敏,了解到曾经引以为傲的蒙古族传统牛角弓制作技艺目前已经濒临失传。
得知现状,董杰立即致力于蒙古族传统牛角弓制作技艺的发掘和保护工作,最终成功将传统牛角弓制作技艺成功列入第三批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同时,传统牛角弓制作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当前,诺敏的手工作坊已初具规模,共吸纳5位民族兄弟就业,年收入达三十万。
2015年,在克什克腾旗常善沟调研榨油技艺时董杰发现,当地农民的榨油技艺与元代《王祯农书》中记载的卧式锤榨法完全一样。
只有将古法榨油技艺产业化,给村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才能从根本上保护传承和振兴这项古老的传统工艺。于是,董杰开始为村民制定捶打麻油的生产标准,并用榨油工艺联动当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现今,古法榨油工艺已辐射带动周边1974户农牧民脱贫致富,农牧民可以同时从事亚麻籽的种植业、加工业与销售,一户农牧民的年收入最高可达12万。
在董杰看来,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是学术研究的重要价值之一。“农牧民通常处于边远落后地区,经济条件差,我们学术研究要致力于把来自他们智慧结晶的传统工艺发掘并弘扬出来,为他们带来经济效益,帮助他们脱离贫困。”
用科普带动民族文化交流
2014年董杰受邀访问中国台湾地区,为当地学生讲授中国传统科技文明,进行民族文化交流。在阿里山的山美国民小学,董杰给当地几十名小学生展示蒙古族传统工艺等民族工艺。董杰说,只有将科学技术史研究成果通俗化、普及化,才能向更多人展现中国传统科技文明、内蒙古民族文化。
每年6月份,内蒙古自治区的科普活动周,董杰往往都会选择去边远落后地区进行主讲。“用历史展现不同民族间的融洽互通与共同进步,正是这种交流促进了经济发展与文明的进步,同时有利于提升边疆地区的向心凝聚力。”
“学之大者,为国为民。”谈及未来的科学目标,董杰说,一方面期望通过科学史展现出东方语境下中国的数学对周边民族起到的作用与影响力。另一方面,通过传统工艺,希望能为生长的这片土地,为内蒙古农牧民们带来文化与经济上的效益。
中国青年网2017.6.28 文/刘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