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之后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 刘琼 郭程编制 |
科技日报海南文昌5月3日电 (蔡金曼 杨璐 李仪 王豪 记者付毅飞 何沛苁)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之后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由此,嫦娥六号探测器开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
后续,在地面测控和鹊桥二号中继星支持下,嫦娥六号探测器将历经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着陆下降、月面软着陆等过程,在月球背面预选区域南极—艾特肯盆地采集月表岩石和月壤样品,同时开展科学探测。
嫦娥六号探测器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组成。嫦娥六号探测器副总设计师李天义介绍,轨道器主要负责“去”,飞到月球背面去和返回地球;着陆器主要负责“下”,落到月球背面预选区域并进行样本采集;上升器主要负责“上”,携带采集的样本从月球背面飞起来;返回器主要负责“回”,携带月壤返回地球。
据悉,嫦娥六号任务发射至采样返回全过程约53天,任务周期长,工程创新多,风险高,难度大,每个阶段环环相扣。相比2020年实现月球正面采样返回的嫦娥五号任务,嫦娥六号任务需在鹊桥二号中继星的支持下,实施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突破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月背智能快速采样、月背起飞上升等关键技术。同时,嫦娥六号任务将开展月球背面着陆区的现场调查分析、月球样品实验室分析研究等科学探测,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的研究。
此外,嫦娥六号任务开展了务实国际合作。2019年4月,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了《嫦娥六号任务国际载荷合作机遇公告》,通过两批次项目征集、遴选,最终确定了4个国际搭载项目。其中,欧空局月表负离子分析仪将对月球表面负离子进行探测,研究等离子体和月面的相互作用机制;法国月球氡气探测仪旨在对月球表面氡气同位素开展原位探测,研究挥发物在月球环境下传输和扩散机制;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计划利用在月球背面的定位,与其他月球探测任务开展联合测距与定位研究;巴基斯坦立方星将开展在轨成像任务,验证纳卫星月球轨道探测技术。
【延伸阅读】
为什么要在月背采样
此次嫦娥六号探测器的着陆和采样地点,位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中的阿波罗盆地。南极—艾特肯盆地是整个太阳系中已知的最大撞击坑之一,被公认为月球上最大、最古老和最深的盆地,是月壳演化三个独立的地体之一,可能保存了月球上古老的岩石。而阿波罗盆地是南极—艾特肯盆地中最大的艾肯纪峰环盆地,整体的月壳厚度很薄,可能在此挖掘到月壳甚至月幔的深部物质。在这里采集样品并进行分析研究,将填补人类获取月球背面样本的空白,开启月球正面与背面的演化差异、电磁场演化和地球大气演化等重要科学研究的全新视角。
嫦娥六号突破了哪些技术难点
月背采样在世界上没有先例可循,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研制人员为嫦娥六号采样封装分系统进行了多项升级,针对月壤特性设计了适应月球背面采样的控制算法和采样策略,进一步提高了采样的智能化、自动化程度;同时还为着陆上升组合体量身设计了自主月面工作状态设置、自主定位、应急自主采样和自主起飞等功能,使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在月背如何与地面联系
因为潮汐锁定,月球只有一面对着地球,嫦娥六号要到月球背面工作,必须建立相应的数据中继通信链路,才能实现与地面的正常通信。2024年3月20日,鹊桥二号中继星成功发射,搭建起地月之间“通信桥梁”。
鹊桥二号目前正在环月大椭圆冻结轨道上稳定运行。它不仅能提高通信速率,提高对月球南极区域的通信覆盖能力,还可以节省燃料,保证在该轨道上长期驻留。同时鹊桥二号还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任务扩展能力,星上用于中继通信的软件大部分都可以在轨升级,能够灵活适应后续新的任务需求,是名副其实的“服务之星”,将为嫦娥六号及后续任务提供稳定可靠的数据中继服务。因此,鹊桥二号也被誉为探月四期工程的“总开关”。